[发明专利]一种弱光频率上转换o/w型微乳液体系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91972.0 申请日: 2014-06-26
公开(公告)号: CN104152138A 公开(公告)日: 2014-11-19
发明(设计)人: 王筱梅;叶常青;王宝;周宇扬;丁平;朱赛江;梁作芹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科技学院
主分类号: C09K11/06 分类号: C09K11/06;C09K11/02;C25B5/00
代理公司: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 陶海锋
地址: 215011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弱光 频率 转换 乳液 体系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非线性光学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o/w型微乳液为介质,含有光敏剂与发光剂的弱光频率上转换o/w型微乳液体系。 

背景技术

高能量脉冲激光的出现证实了物质在强光场下可发生双光子吸收,实现长波激发短波发射,达到频率上转换(Up-conversion)。双光子上转换在三维光存储、激光光限幅、上转换激射、三维荧光显微术和光动力学治癌等高科技领域中显现出很高的应用价值,引起科学界的极大兴趣。然而,双光子“上转换”需要高峰值功率的强光激发,其脉冲强度达MW×cm-2~GW×cm-2量级,是太阳光强度的一百万倍以上(太阳光光强为0.1 W×cm-2),如此高的泵浦光源遏制了双光子频率上转换的应用。因此,探索在弱光场下就能获得频率“上转换”的新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重态-三重态湮灭(TTA)上转换具有所需激发光能量低(在峰值功率为< 0.1W×cm-2的光强即可激发)、上转换量子效率高、吸光能力强、激发发射波长可调等优点,在光电器件与光反应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如2006年德国马普研究所的Baluschev首次报道,利用染料分子的亚稳三线态,实现了非相干光(< 10 W×cm-2)的频率上转换(外量子效率大于1%),这项研究成果可将太阳光中低频波转换为高频的光波,为太阳光利用迈出崭新的一步,若将这种太阳光“上转换“系统和太阳能电池结合的话,则可储存更多的太阳能,可使有机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受益(参见:S. T. Baluschev, V Miteva, G. Yakutkin, et al, Physical Review Lett., 2006, 6: 143903);2008年德国马普所的Michael报道用近红外光激发金属卟啉/蒽衍生物的双组份体系获得外量子效率达3.2%的上转换;同年美国Currie小组的Miteva通过波导技术在铂卟啉/吡喃衍生物的双组分混合体系中,获得了6.8%的上转换效率;2009年,剑桥大学Chow研究小组的Chen用波长532 nm的激光辐照荧光酮衍生物/9,10-二苯基蒽的双组分混合体系,获得效率达1%的上转换荧光(参见: M. J. Michael, J. K. M. Mapel, T. D. Heidel et al, Science, 2008, 321: 226;T. Miteva, V. Yakutkin, G. Nelles, S. Baluschev, New Journal of Physics, 2008, 10: 103002;H. C. Chen, C-Y. Hung, K-H Wang, et al, Chem. Commun., 2009, 4064)。

三重态-三重态湮灭(TTA)上转换效率取决于光敏剂与发光剂的三线态性质;然而,空气中的氧气能猝灭光敏剂和发光剂的三重激发态,为了杜绝氧气对三线态的猝灭,通常频率上转换均需要在隔绝空气(除氧)的情况下得到,这使得上转换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很大的限制。近年来,研究者又把目光投向将上转换的三重态光敏剂和三重态受体分散在固体聚合物中以隔绝氧气,实现在空气气氛下的上转换。由于将光敏剂和发光剂包裹进聚合物后限制了给体与受体分子相互接触与相互碰撞,这大大降低了上转换效率,有的甚至低于1%,不利于弱光上转换过程的实际应用。

所以,需要寻找更多的在弱光场下就能获得频率上转换的材料体系;尤其是,在空气氛中就能获得高效的频率上转换的新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弱光频率上转换水包油(o/w)型微乳液体系,其在弱光(如< 60 mW/cm2)照射下可发生频率(能量)上转换,其上转换效率高达32.12%,在新能源领域,比如上转换-光电化学水制氢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弱光频率上转换o/w型微乳液体系,由发光剂、光敏剂、苯类溶剂、水与表面活性剂组成;

所述发光剂结构式为以下结构式中的一种:

所述光敏剂为金属卟啉配合物,其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取代基R选自:氢、甲基、溴或者羟基;中心金属M为钯或者铂;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酸甘油酯或吐温同系物。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发光剂与光敏剂的摩尔比为(1~300) ∶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学院,未经苏州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19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