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直径厚壁压力气瓶的淬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1712.3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6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王葛;高静娜;王莉莉;朱国善;杜雄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18;C21D1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董金国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径 压力 淬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气瓶的热处理方法,特别是一种大直径厚壁压力气瓶的淬火方法,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天然气的广泛应用,用于盛装和运输压缩天然气的大直径厚壁压力气瓶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由于大直径厚壁压力气瓶长期工作在加载与卸载的疲劳环境中,承受很大的循环应力,应力应变复杂,呈现高应力水平。大直径厚壁压力气瓶淬火工艺的制定是压力气瓶热处理工艺中最为重要的环节,对其最终质量和使用性能起着关键性作用。大直径厚壁压力气瓶具有质量大、瓶体长、直径大且瓶口尺寸相对小等特点,其热处理工艺往往十分复杂。传统的气瓶淬火工艺是将气瓶直接在槽内进行淬火,其马氏体转变量低,瓶体不能完全淬透,内外表面冷却不能同时进行,常会导致硬度分布不均、残余应力过大、瓶体易发生较大变形等问题,因此传统槽内淬火工艺仅适用于体积较小的小直径压力气瓶的淬火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直径厚壁压力气瓶的淬火方法,使气瓶能够在淬火后获得良好的组织分布、较小的变形及残余应力,提高气瓶质量。
本发明的构思是这样的:气瓶从加热炉里加热至高于奥氏体温度Ac3 30-50℃,并充分保温后,由行车吊至淬火台架辊道上,内喷雾喷嘴伸入气瓶内部,旋转轮开始旋转,气瓶开始进行内表面间歇喷雾、外表面连续喷水淬火冷却。由于大直径厚壁压力气瓶瓶口直径与瓶身尺寸相差较大,为保证气瓶内腔在喷雾过程中能够充分泄压,保持内部压强稳定,内表面需进行多次喷雾和停喷的过程。内表面喷雾和停喷的时间安排借助数值模拟技术,通过建立大直径厚壁压力气瓶淬火过程的数学模型,网格模型,所用材料数据及合理设置模拟参数,对气瓶内表面间歇喷雾、外表面连续喷水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在保证气瓶能够获得满意组织且内腔能够充分泄压的前提下,根据模拟结果中瓶体特征节点的温度变化情况及组织的转变情况,经多次实验分析,确立最终内表面喷雾时间和停喷时间,确立其最终淬火工艺。
具体的,本发明的大直径厚壁压力气瓶的淬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气瓶从加热炉里加热至高于奥氏体温度Ac3 30-50℃并充分保温后,由行车吊至淬火台架辊道上,将内喷雾喷嘴伸入气瓶内部,旋转轮开始旋转,对气瓶内表面间歇喷雾、外表面连续喷水淬火冷却,其内表面喷雾过程控制方法如下:
第一次喷雾时间与停喷时间控制:淬火过程开始时,对气瓶采用外表面喷水、内表面喷雾的方式进行冷却,以使气瓶外层温度迅速降至马氏体转变点以下,当气瓶内表面温度降至铁素体相变起始点之后内表面喷雾停止;
第二次喷雾时间与停喷时间控制:当气瓶内表面温度回升至最高点后内表面开始进行第二次喷雾冷却,当内表面温度达到铁素体相变终止点之后内表面喷雾冷却停止;其停喷时间再次持续至内表面温度回升至最高点;
第三次喷雾时间与停喷时间控制:当气瓶内表面温度回升至最高点后对其内表面开始进行第三次喷雾冷却,当气瓶内表面温度低于马氏体相变起始点,且内表面在停喷后温度回升至最高点恰好不高于马氏体转变终止点时,内表面喷雾冷却停止,其停喷时间再次持续至内表面温度回升至最高点;
第四次喷雾时间控制:当气瓶内表面温度回升至最高点后,再次对其内表面进行第四次喷雾冷却,直至将气瓶内表面温度最高点冷却至回火温度为止。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大直径厚壁压力气瓶采用台架淬火的方式,对采用气瓶内表面径向间歇喷雾外表面连续喷水的淬火工艺,间歇喷雾可以调节气瓶淬火过程中瓶身的温度分布,降低热应力;停喷过程调整了气瓶内表面的热量释放,有利于控制气瓶内部水蒸气的生成量,实现气瓶内部最大气压的控制;径向喷雾可以使内表面均匀淬火,实现硬度均匀分布。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是本发明实施例模型网格划分及特征节点分布图。
附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气瓶各特征节点温度随时间变化图。
附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气瓶各特征节点轴向应力随时间变化图。
附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气瓶淬火后瓶体各应力沿壁厚方向分布曲线。
附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气瓶淬火后瓶身沿壁厚方向组织分布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17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