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同下传周期固定波道位置要求的硬件组帧遥测排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91485.4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18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谢任远;马雪阳;袁荣钢;李苗;彭妮;周静静;余维;朱晏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新跃仪表厂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冯和纯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同 周期 固定 位置 要求 硬件 遥测 排列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种不同下传周期固定波道位置要求的硬件组帧遥测排列方法,步骤包括确定各个遥测参数的重要性级别;统计主波道字节与重要参数字节之间的差距,将最重要的参数放置于主波道中,剩余的重要参数放置于副波道中;在副波道中通过将剩余重要参数使用数据重用的排列方法,提高重要参数的下传速率,完成地面遥测帧的排列;在轨运行时,软件获取同一种类型单机主备份产品的开关机状态;根据产品的开关机状态和产品的优先级,软件自主进行判断并使用时分复用的方法,在同一波道里下传优先级高的参数,并给出时分复用的标识供地面解码。本方法保证了各个遥测参数的下传周期需求,又提高了遥测下传的效率,从而实现遥测参数下传的自主调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遥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不同下传周期固定波道位置要求的硬件组帧遥测排列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卫星技术的逐步发展,卫星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卫星能够提供的数据种类和数量也不断增多,这对遥测数据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数据下传的效率是许多卫星设计工程师所要考虑的问题,而提高数据的下传能力对卫星工作状态的诊断、控制、抢救和维护至关重要。
CCSDS定义的分包遥测标准现在已成为当今卫星遥测数据格式定义的主流方法,它以分包的方式对数据进行分层动态管理,完成了多信源多用户遥测数据传输的可编程PCM遥测体制。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在哈勃望远镜、GAMMA探测器、太阳轨道站、星际航行任务(MARS)、伽里略等许多飞行器上都采用了分包遥测。ESA在欧洲数据中继卫星、测地卫星、尤里卡等也采用了分包遥测。近年来,我国的卫星遥测数据格式定义也越来越多的使用分包遥测,对分包遥测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也越来越成熟。
目前,我国卫星使用较多的分包遥测是一种与PCM遥测兼容的统一遥测,即CCSDS标准的基础之上,裁减和增添部分内容。但国内卫星的设计由于多种因素的限制,遥测速率普遍不高,尤其是USB测控体制下遥测速率一般不超过8192bps。因此,如何在遥测速率受限的情况下通过合理的设计测控数据结构和格式来使用分包遥测,以满足实际任务的需求成为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不同下传周期固定波道位置要求的硬件组帧遥测排列方法,能够提高了遥测下传的效率,又能通过遥测参数下传的自主调整,提高卫星自动化运行的能力。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同下传周期固定波道位置要求的硬件组帧遥测排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确定各个遥测参数的重要性级别;
2)统计主波道字节与重要参数字节之间的差距,将最重要的参数放置于主波道中,剩余的重要参数放置于副波道中;
3)在副波道中通过将剩余重要参数使用数据重用的排列方法,提高重要参数的下传速率,完成地面遥测帧的排列;
4)在轨运行时,软件获取同一种类型单机主备份产品的开关机状态;
5)根据产品的开关机状态和产品的优先级,软件自主进行判断并使用时分复用的方法,在同一波道里下传优先级高的参数,并给出时分复用的标识供地面解码;
6)重复步骤4,实现连续在轨遥测自主调整。
进一步,上述步骤1)中,反映平台正常功能的重要遥测参数包括:星上时间a、遥控链路状态b、母线电压c、电流d、卫星角速度e;反映整星主要应用功能的重要遥测参数包括:控制系统状态f、电池充放电电流g、分流电压h。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5)中,对于同一类型的主备份单机,其开关机状态和优先级是软件可获取的,并且大部分时间内不会同时打开,因此可用时分复用的方法提高下传效率;软件在轨自主的根据主备份单机的开关机状态和各个单机的优先级,按预定的设计法则在同一波道里下传当前时刻优先级高的遥测参数,同时在同一帧里给出时分复用的标识,供地面进行解码时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新跃仪表厂,未经上海新跃仪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914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