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89901.7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6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赵洪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博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11/00;C08K13/02;C08K3/34;C08K3/22;C08K3/08;C08K5/17;C08K5/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橡胶 改性沥青 防水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沥青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材料。
背景技术
石油沥青是原油加工过程的一种产品,在常温下是黑色或黑褐色的粘稠的液体、半固体或固体,主要含有可溶于三氯乙烯的烃类及非烃类衍生物,其性质和组成随原油来源和生产方法的不同而变化,主要用途是作为基础建设材料、原料和燃料,应用范围如交通运输、建筑业、农业、水利工程、工业、民用等各部门,历史经验表明,每次危机过后,都会出现大的利益调整,大的格局变动。而每一次大的外部冲击,都会演化为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的促动力。预计,未来3-5年,中国石化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未来时期内,石化产业增长速度将与国民经济总体发展速度相协调,增加值年均增长15%左右,到2011年增加值达到1.75万亿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基本达成,工业增加值增速达到20%,石化行业将进入新一轮产业发展周期。
提取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的胶乳,加工后制成的具有弹性、绝缘性、不透水和空气的材料。高弹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分为天然橡胶与合成橡胶二种。天然橡胶是从橡胶树、橡胶草等植物中提取胶质后加工制成;合成橡胶则由各种单体经聚合反应而得。橡胶制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或生活各方面。橡胶: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橡胶属于完全无定型聚合物,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分子量往往很大,大于几十万,橡胶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它不仅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日用、医用等轻工橡胶产品,而且向采掘、交通、建筑、机械、电子等重工业和新兴产业提供各种橡胶制生产设备或橡胶部件。可见,橡胶行业的产品种类繁多,后向产业十分广阔,随着社会城市化、科技化、人性化的发展,设计一种具有良好耐热性、耐裂性、低温柔性和不透水性的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材料以满足市场需求,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针对现有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材料耐热性和耐裂性差,低温柔性和不透水性低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材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石油沥青100份;双戊烯40-60份;氯丁橡胶20-30份;硅酸盐水泥40-60份;云母粉70-90份;苯二甲酸二丁烯1-5份;滑石粉70-80份;氯苯为20-30份;氧化铁黄为30-40份;氧化钙2-5份;二乙烯三胺30-35份;铝银粉10-15份;汽油60-80份;
上述的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石油沥青100份;双戊烯45份;氯丁橡胶25份;硅酸盐水泥50份;云母粉85份;苯二甲酸二丁烯4份;滑石粉75份;氯苯为25份;氧化铁黄为35份;氧化钙5份;二乙烯三胺32份;铝银粉15份;汽油60份。
上述的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材料,所述石油沥青采用10号石油沥青。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一种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材料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产品耐热性好,耐200-220℃高温;2、断裂延伸率500%,低温柔性-40℃无裂纹;3、不透水性,0.4MPa、1h无渗漏;4、产品2.5h表干,实干12-15h,可以广泛生产并不断代替现有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橡胶改性沥青防水材料,其组成成份以质量份数表示法为:石油沥青100份;双戊烯45份;氯丁橡胶25份;硅酸盐水泥50份;云母粉85份;苯二甲酸二丁烯4份;滑石粉75份;氯苯为25份;氧化铁黄为35份;氧化钙5份;二乙烯三胺32份;铝银粉15份;汽油60份。将10号石油沥青加热至120℃,加入其它组分,在100r/min下混合4h,即得到产品。产品耐热性好,耐200℃高温;断裂延伸率350%,低温柔性-30℃无裂纹;不透水性,0.3MPa、30h无渗漏;产品2.5h表干,实干15h。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博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博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99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缬沙坦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一种瑞舒伐他汀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