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笔记本电脑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88793.1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4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笋;那志刚;董华君;孟德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笔记本电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平板电脑被广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在于,平板电脑的使用十分方便。
为了提高笔记本电脑的竞争力,业界推出了多种混合架构的笔记本电脑。这些混合结构的笔记本电脑,即可以作为笔记本电脑使用,也可以作为平板电脑使用。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混合架构的笔记本电脑,在构造上还是与传统的笔记本电脑比较接近,导致用户在使用混合架构的笔记本电脑时,依然不够便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笔记本电脑,能够提高使用笔记本电脑时的便捷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
屏幕和设置有键盘的底座;
所述屏幕的一端与所述底座的一端铰接;当所述屏幕扣合在所述底座时,所述屏幕的底边与所述键盘的底边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屏幕的顶端与所述键盘的底边的第二距离;
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导轨,所述屏幕可沿所述导轨滑动;
在所述导轨的任一位置,所述屏幕可以围绕与所述底座的铰接轴旋转。
可选的,所述铰接轴上设置有第一阻尼部件,所述第一阻尼部件与所述导轨之间具有第一摩擦力;所述第一摩擦力大于预设摩擦力。
可选的,所述第一阻尼部件,具体包括:
螺丝,摩擦片和铰接轴底座;
所述铰接轴底座位于所述导轨的上层的下方,所述摩擦片位于所述导轨的上层的上方,所述螺丝穿过所述摩擦片、所述导轨的上层,紧固在所述铰接轴底座上。
可选的,所述底座上的所述导轨在靠近所述键盘的顶端的区域设置有第二阻尼部件,当所述屏幕的所述铰接轴沿所述导轨滑动至所述区域时,所述第二阻尼部件产生反向阻尼。
可选的,所述第二阻尼部件具体包括:弹簧。
可选的,所述底座上的所述导轨在靠近所述键盘的顶端的一端设置有固定部件,当所述屏幕的所述铰接轴沿所述导轨滑动至所述导轨在靠近所述键盘的顶端的一端时,所述固定部件将所述屏幕与所述底座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
可选的,所述固定部件具体包括:
设置在所述导轨在靠近所述键盘的顶端的一端的第一卡勾,以及设置在所述铰接轴上的第二卡勾。
可选的,所述铰接轴上设置有第一阻尼部件,所述第一阻尼部件与所述导轨之间具有第一摩擦力;所述第一摩擦力大于预设摩擦力;
所述第一阻尼部件,具体包括:
螺丝,摩擦片和底座;
所述底座位于所述导轨的上层的下方,所述摩擦片位于所述导轨的上层的上方,所述螺丝穿过所述摩擦片、所述导轨的上层,紧固在所述底座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笔记本电脑,通过当所述屏幕扣合在所述底座时,所述屏幕的底边与所述键盘的底边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屏幕的顶端与所述键盘的底边的第二距离;可以在屏幕扣合在底座时,使屏幕的显示表面朝向外,从而使用户更容易以平板电脑的方式使用笔记本电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的屏幕扣合在底座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的屏幕扣合在底座时的侧面示意图;
图4为与图1中的笔记本电脑的姿态相对应的侧面示意图;
图5为屏幕相对于底座滑动至图4中的位置后,围绕铰接轴旋转一定角度时的侧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的另一种使用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与图6中的笔记本电脑使用模式相对应的侧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阻尼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阻尼部件与导轨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包括第二阻尼部件的导轨的俯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固定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87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动控制快拍仪的触摸一体机
- 下一篇:新型三极管级联电流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