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轮胎热解气化处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88093.2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94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于培勇;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广恒环保技术(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20 | 分类号: | C10J3/20;C10J3/84;C10J3/86;C10J3/72;B09B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邓丽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轮胎 解气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旧轮胎热解气化处理系统,属于废物回收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每年产生的废旧轮胎以8%—10%的速度递增。据统计,2010年,我国废旧轮胎产生量约达2.5亿条,而回收利用率仅为50%左右,不到西方发达国家的30%,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与此同时,在我国有些地方,对废旧轮胎仍然采取焚烧、填埋等原始的处理方法,甚至随意丢弃,造成“黑色污染”。废旧轮胎是有毒、有害的固体废物,具有很强的抗热性、抗降解性,埋入地里100年也不会降解。
现有的处理方式方法也不能有效的解决这种“黑色污染”,采取焚烧、填埋等原始的处理方法都无法解决污染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废旧轮胎利用率低和污染等的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一种废旧轮胎热解气化处理系统,通过这种处理系统,不仅能够有效的热解废旧轮胎,而且可以利用解热后的热量来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废旧轮胎热解气化处理系统,包括粉碎机、上料机和铁胶分离带,上料机将废旧轮胎输送到粉碎机内粉碎,粉碎后的废旧轮胎输送到铁胶分离带,由铁胶分离带分离后的胶皮和铁皮分别输送到铁皮收集罐和胶皮收集罐,胶皮收集罐通过螺旋输送机,由螺旋输送机将胶皮输送到气化炉内进行热解气化处理,气化炉的出气口连通燃烧炉,燃烧炉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余热锅炉,由余热锅炉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急冷塔,再由急冷塔连接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的出口通过引风机输入烟囱。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余热锅炉通过水泵连通水箱。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气化炉通过管道与高温加热机进行闭路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通过该种处理系统,不仅可以分离出铁皮和胶皮,而且能够通过胶皮的热解和二次燃烧,可以对燃烧的气体进行过滤净化,达标排放,同时能够有效的利用热解后的热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铁皮收集罐,2.燃烧炉,3、余热锅炉,4.布袋除尘器,5.急冷塔,6.粉碎机,7.引风机,8.烟囱,9.水泵,10.水箱;11.上料机;12.螺旋输送机;13.高温加热机;14.胶皮收集罐;15.气化炉;16.铁胶分离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废旧轮胎热解气化处理系统,包括粉碎机6、上料机11和铁胶分离带16,上料机11将废旧轮胎输送到粉碎机6内粉碎,粉碎后的废旧轮胎输送到铁胶分离带16,由铁胶分离带16分离后的胶皮和铁皮分别输送到铁皮收集罐1和胶皮收集罐14,胶皮收集罐14通过螺旋输送机12,由螺旋输送机12将胶皮输送到气化炉15内进行热解气化处理,气化炉15通过管道与高温加热机13进行闭路连接,由高温加热机13提高气化炉内的温度,气化炉15的出气口连通燃烧炉2,由燃烧炉2进行二次燃烧,燃烧后燃烧炉2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余热锅炉3,一方面余热锅炉3里的余热由管道通过水泵9将热量传递给水箱10,另一方面由余热锅炉3的出气口通过管道连通急冷塔5,再由急冷塔5连接布袋除尘器4对气体进行除尘,通过除尘后由布袋除尘器5的出口通过引风机7输入烟囱8排出,此时的气体对环境基本上没有任何污染和危害。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广恒环保技术(南京)有限公司,未经金广恒环保技术(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80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