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切割机床快速穿丝辅助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87974.2 | 申请日: | 2014-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88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吕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H7/10 | 分类号: | B23H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罗志伟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割 机床 快速 辅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装夹具,尤其涉及工装夹具中的一种线切割机床快速穿丝辅助器。
背景技术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Wire cut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简称WEDM),属电加工范畴,是由前苏联拉扎林科夫妇研究开关触点受火花放电腐蚀损坏的现象和原因时,发现电火花的瞬时高温可以使局部的金属熔化、氧化而被腐蚀掉,从而开创和发明了电火花加工方法。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不管是快走丝还是慢走丝机床,实现电火花线切割的一个基本操作就是穿丝,也就是将已经缠绕在缠丝筒上的电极丝(如钼丝、铜丝)牵出一个头,从丝筒上拉出,先经过上丝轮支架的后导轮、导电块、主导轮、上支架导孔,然后经过工件穿丝孔(如果需要穿丝的话),最后经过下支架导孔、下主导轮,回到缠丝筒,将电极丝(如钼丝、铜丝)用螺丝压紧在缠丝筒上。部分线切割机床上还有上下张紧导轮,如果有的话,先要经过张紧导轮,再绕其它的导轮。
整个穿丝过程仅靠操作工用手捏着0.1毫米到0.2毫米(不同机床加工不同的工件,配置的线切割丝不一样)的电极丝(如钼丝、铜丝)进行穿丝,效率比较低。在穿丝过程中,经常有电极丝滑出导轮或导电块的现象,操作工一般直接用手去校正,这样既不安全,也容易损伤电极丝,导致线切割过程中过早断丝,严重影响切割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辅助操作工将电极丝进行快速穿丝的线切割机床快速穿丝辅助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切割机床快速穿丝辅助器,包括辅助器主体,所述辅助器主体的其中一个端部上设有供电极丝穿过的引丝孔,所述引丝孔的孔壁上设有夹住电极丝的夹丝缝, 所述辅助器主体的中部为杆部,所述杆部上设有探针孔,所述探针孔内设有探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丝缝为楔形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丝缝由两个对称的圆弧形凸起部围合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夹丝缝自其口部向底部渐而收缩。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器主体的其中一个端部为钩部,所述引丝孔位于所述钩部上,所述钩部上设有钩电极丝的钩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辅助器主体的另一个端部为柄部,所述柄部上设有发光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柄部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发光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发光装置包括相串联的电池、开关、保护二极管D、发光二极管、保护电阻R。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柄部的握持表面上设有凹坑或/和凸起。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探针上设有探针手柄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探针孔内设有探针位置限制档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穿丝时,仅需将电极丝的头部穿过引丝孔后滑入夹丝缝中,使得夹丝缝夹住电极丝即可进行穿丝操作,穿丝快捷,提高了效率,且不会损伤电极丝,降低了断丝的风险,也没有安全问题,提高了操作过程中对线切割操作工的安全保护;在穿丝或者机床清洁过程中,发现难以清洁的狭缝或狭孔时,可使用探针进行探测与去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线切割机床快速穿丝辅助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线切割机床快速穿丝辅助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线切割机床快速穿丝辅助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线切割机床快速穿丝辅助器的探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线切割机床快速穿丝辅助器的发光装置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号为:柄部1;安装槽11;钥匙孔12;杆部2;探针孔21;第一探针位置限制档位22;第二探针位置限制档位23;钩部3;引丝孔31;夹丝缝311;探针4;探针手柄部41;电池5;开关6;发光二极管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79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