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隔震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86299.1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60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发明(设计)人: | 蔡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崇兴 |
主分类号: | F16F7/00 | 分类号: | F16F7/00;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震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吸收或消除水平及垂直方向振动能量的隔震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简化且具备三个凹弧形曲面滑动机制的隔震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楼建筑、桥梁或精密机械设备等大型结构物体,通常会设置隔震器或减震器来吸收地震时产生的能量与震动。针对建筑物及机器设备的隔震及减震的需求,申请人陆续开发设计出如中国台湾公告第554124号「地震能量转换器」及中国台湾公告第585955号「建筑物的避震器构造」等专利文献所公开的隔震装置。现有隔震装置主要是由第一载座、第二载座及滑动块等构件组成,于第一载座顶面及第二载座底面相对应地设有呈凹弧形曲面状的滑动槽,滑动块以弧形曲面接触方式设置于两滑动槽之间,利用滑动块与上、下凹弧形滑动槽形成可以自动回归原位的凹弧形曲面滑动机制设计,在发生地震或受到振动时,能够产生相对应的水平及垂直移动而隔绝震动的传递及吸收震动能量,借以产生隔震及减震的效能。
现有的隔震装置虽然已经能够利用设置在第一载座与滑动块之间及滑动块与第二载座之间的凹弧形曲面滑动机制产生全方位的隔震及减震效能。但现有的隔震装置仅以两个凹弧形滑动机制产生隔震及消能作用,能够提供的隔震速度及减震效率均受到局限,对于要求大规模且快速隔震减震条件的隔震设备,往往只能以增加隔震装置的数量或加大隔震装置的规格尺寸等方式来因应,产生隔震设备的结构复杂化、设备成本增加及安装匹配困难度高等诸多问题,实有加以研究改进的必要。
为解决现有滑动式隔震装置的隔震减震的速度及效率不足的问题及限制,本发明的提出一种结构简化且具备三个凹弧形曲面滑动机制的隔震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化且具备三个凹弧形曲面滑动机制的隔震器,其是在第一载座与滑动体之间设有一个滑动盘,有效地以最为精简的结构设计,在隔震器的第一载座与第二载座之间形成三个凹弧形曲面滑动机制的隔震减震手段,能够大幅提高隔震速度及减震效率,有效解决现有隔震装置所存在的不足及限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依据本发明提出的隔震器,包括:一第一载座及一第二载座,该第一载座与该第二载座以相对应方式间隔设置,并于相向面相对应地分别凹设有一呈凹弧面形状的滑动导槽;一滑动盘,其设有一弧凸盘面,该弧凸盘面以能滑动地抵靠接触于该第一载座的滑动导槽,且该滑动盘于朝向该第二载座方向的侧面设有一呈凹弧面形状的滑动凹槽;以及一滑动体,其以能滑动地设于该滑动盘与该第二载座之间,该滑动体的两个端面均设为一弧凸面且分别匹配抵靠接触于该滑动盘的滑动凹槽及该第二载座的滑动导槽。
所述的隔震器,其中所述滑动盘于所述滑动凹槽的边缘设置一呈围框形状的限止凸缘。
所述的隔震器,其中于所述第一载座和所述滑动盘之间、所述滑动盘和所述滑动体之间,以及所述滑动体和所述第二载座之间的其中一个以上的接触面设有一阻尼层。
所述的隔震器,其中所述阻尼层的材料特性随距离所述第一载座、所述第二载座、所述滑动盘或所述滑动体的中心位置而改变。
所述的隔震器,其中所述滑动体包括一第一滑块及一第二滑块,于该第一滑块及该第二滑块之间设有一万向铰接结构。
所述的隔震器,其中所述万向铰接结构包含于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的相向面分别形成的一凹弧槽及一匹配抵靠于该凹弧槽的凸部。
所述的隔震器,其中所述万向铰接结构包含于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一滑块的相向面分别形成的一凹弧槽及一匹配抵靠于该凹弧槽的凸部。
所述的隔震器,其中所述万向铰接结构包含于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的相向面各形成的一凹弧槽及一匹配抵靠设置于两该凹弧槽之间的承接块;所述承接块为圆球状或扁球形。
所述的隔震器,其中所述第一载座与所述第二载座可以上下对换。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获得的有益效果包括:
1.本发明于滑动体与第一载座之间设有一个滑动盘,在第一载座与第二载座之间形成三个凹弧形滑动机制,相较于现有仅具有两个滑动机制的隔震器,本发明有效提高隔震器的隔震减震速度及效率。
2.本发明采取于滑动体与第一载座之间设置滑动盘的方式,有效地以最为精简的结构设计,在第一载座与第二载座之间形成三个滑动机制的隔震减震手段,能够简化隔震器的组成结构及降低设备成本。
3.本发明的滑动体的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是以万向铰接结构相连结,能够调整改变第一载座与第二载座(建筑物)的相对装设位置及角度,提高隔震器安装使用的灵活性及应变能力。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崇兴,未经蔡崇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62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