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折弯模具及折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85280.5 | 申请日: | 2014-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1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林俊颇;林俊仰;张三胜;王泽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天贸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B21D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折弯 模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锂离子电池的模具及应用该模具加工电池部件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折弯模具及折弯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输出电压高、循环寿命长、环境污染小等优点,在小型数码电子产品中获得了广泛应用,在电动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近年来用于手机、数码相机和笔记本电脑中的锂离子电池爆炸伤人事件已经屡见不鲜,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问题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其中很多安全问题都是同由于电芯内部短路造成的,负极耳碰到铝壳、盖板短路造成电芯爆炸、鼓壳也是非常常见。因此,研究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折弯模具及折弯方法,保证电芯的安全性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折弯模具及折弯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基座固定板、定位片,所述的基座为长方体,基座固定板设在基座的右侧,基座固定板的上部面与基座上部面在同一平面内,基座固定板通过螺钉与基座连接,所述的定位片设在基座与基座固定板之间并且上下高度可调;其定位片高度的调节方法为:将样板电池靠紧定位片的左侧,然后松开定位螺母调节定位片的高度,调节标准为负极端定位片高度与负极端铆钉中心平齐,正极端与注液孔下方的0.4-0.6mm处平齐,调试完成将定位螺母锁紧固定。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折弯模具的折弯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调整基座上的定位片的高度:将样板电池靠紧定位片的左侧,然后松开定位螺母调节定位片的高度,调节标准为负极端定位片高度与负极端铆钉中心平齐,正极端与注液孔下方的0.4-0.6mm处平齐,调试完成将定位螺母锁紧固定;
(2)、放电芯:将盖板焊接良好的电芯放在基座的上部面上并靠紧定位片的左侧,盖板放在定位片的右侧;
(3)、折盖板:左手按住电芯,右手拿盖板沿逆时针方向竖直向上折起,使盖板垂直模具基座;
(4)、极耳成型:左手食指下压电芯正极耳上部,同时右手在左手拇指按住电芯负极耳侧中上部并使负极耳、正极耳的形状为S字形或Z字形,在此情况下推盖板紧贴定位片,使盖板的位置与电池壳开口位的位置对应。
所述的定位片为钢片。
本发明的贡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折弯模具及折弯方法,使锂离子电池的极耳通过模具折弯成S形状,由于将极耳折成S形或Z字形,使极耳折叠后的纵向宽度明显缩短,避免了极耳间或极耳与其它导电体之间的接触,因而大幅度降低了极耳因碰壁造成短路的概率,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而传统工艺极耳折弯为V字形,折叠后的纵向宽度明显长,容易造成电池内部短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极耳折弯模具正面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调整定位片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折弯方法步骤2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折弯方法步骤3的示意图。
图7为图6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为传统工艺极耳折弯形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包括:基座1、基座固定板11、定位片2,所述的基座为长方体,钢材制作,基座固定板设在基座的右侧,用于加紧定位片,基座固定板的上部面与基座上部面在同一平面内,基座固定板通过螺钉与基座连接,所述的定位片设在基座与基座固定板之间并且上下高度可调;其定位片2高度的调节方法为:将样板电池3靠紧定位片2的左侧,然后松开定位螺母12调节定位片2的高度,调节标准为负极端定位片高度与负极端铆钉31中心平齐,正极端与注液孔32下方的0.5mm处平齐,调试完成将定位螺母12锁紧,从而使定位片得到固定。定位片的作用是便于成型,使极耳44成型为S形或Z字形,所述的Z字形是指Z字形向左侧旋转90度的形状,S形是指从图中后侧看S字形向左侧或右侧旋转90度的形状,如图7所示。由于将极耳折成S形或Z字形,使极耳折叠后的纵向宽度明显缩短,并且在极耳绝缘段442作用下避免了极耳裸露段441间或极耳裸露段与其它导电体之间的接触,因而大幅度降低了极耳因碰壁造成短路的概率,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如图8所示,为传统工艺极耳折弯形状的示意图,传统工艺极耳折弯为V字形,折叠后的纵向宽度明显长,极耳裸露段暴露面积大容易造成电池内部短路。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折弯模具的折弯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天贸电池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天贸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52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