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震SH波三维勘探震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83669.6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2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超;朱培民;郭玉松;张毅;毋光荣;余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主分类号: | G01V1/143 | 分类号: | G01V1/143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4 | 代理人: | 江钊芳 |
地址: | 45000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震 sh 三维 勘探 震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震SH波三维勘探震源装置,属于地震、地质勘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横波与纵波相比,具有速度低、频率低、波长短,且不受地下水影响的优点。因此,横波地震勘探可以达到纵波地震勘探所无法达到的分辨率和精确度,能更好的探测第四纪覆盖层厚度及其下伏基岩小构造。
横波有两种类型,一种是SV波,是指质点在包括射线在内的铅垂面内振动的横波,即质点的振动和波的传播射线都在通过测线的铅垂面内,水平检波器沿X方向布置;一种为SH波,是质点在水平面内振动的横波,波在射线平面内传播时,质点的振动在垂直于射线平面的水平面内振动,水平检波器沿Y方向布置。
当入射波为SH波时,只产生同类的反射和透射波,而不发生波形的转换,也就是所谓的自生波,主要是因为SH波的振动方向决定了它没有法线分量,只有位移分量。SH波经过界面的时候不产生转换波,在工程勘察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利用可控震源激发地震波,是进行地震勘探的重要技术。因此发展一种可以控制产生地震波的频率、能量大小、波类型的震源,在地质勘察领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三维地震SH波的震源,对于开展SH波三维勘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SH波勘探中,提供一种采用有针对的激发模式,能产生比较单一的地震SH波,适用于工程地质勘察,也可用于金属矿勘探的且比较轻便的SH波震源装置,以满足勘探的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地震SH波三维勘探震源装置,包括步进电机、伺服控制器组、传动轴、震源激震箱体,所述的步进电机内部自带编码器,编码器通过连接线与伺服控制器组电连接;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轴心通过轴承连接传动轴,传动轴随轴心转动,传动轴上安装有扇叶,扇叶与震源激震箱体的外盘连接;所述的震源激震箱体以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轴心为中心轴,震源激震箱体由上盖和内、外盘组成,上盖与外盘连接,所述的内、外盘底部均焊接有金属钉齿;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轴心穿过内盘的中心,在内盘底部的轴心末端焊接有金属的底锥,内盘底部的底锥和钉齿用于将装置固定于地面;步进电机通过传动轴驱动扇叶带动外盘、上盖围绕内盘转动,外盘转动使外盘底部的钉齿与地面之间产生切向的振动,产生各个方向的SH波。
所述的伺服控制器组包括信号发生器和伺服驱动器。
所述的激震箱体内、外盘底部的金属钉齿为对称均匀焊接的金属三棱椎体,内盘的钉齿比较外盘的密集,内盘通过钉齿和底锥插入地面增大装置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所述的激震箱体、传动轴和伺服控制器组组合安装的重量小于30KG。
所述的传动轴上安装的扇叶为对称设置的,扇叶上设有增加重量的固定栓。
本发明的地震SH波三维勘探震源装置内盘、外盘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保证两个盘在旋转过程中不发生摩擦。激震箱体、步进电机、伺服驱动器和传动轴的重量小于30KG,总重量可以在扇叶的固定栓上对称增加,以适应不同的重量和能量需求。
本发明的装置激震箱体的内盘底部有较多的钉齿,能够很好地抓紧地面,外盘有一圈钉齿,相对内盘的钉齿数量较少,在传动轴的驱动下,扇叶带动外盘旋转,外盘旋转引起底部的钉齿与地面相切,产生剪切力,激发出SH波。
本发明的地震SH波三维勘探震源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是通过伺服控制器组控制并产生工作频率,因此其工作信号和基本特性可以人为控制,可以在设计震源扫描信号时避开干扰信号,提高自身信号的分辨率。
2、本发明的装置中激震箱体与步进电机间采用传动轴连接的方式,大大减少了激震箱体震动时与步进电机之间的互相干扰,提高了信号的分辨率。
3、本发明的装置为轻便小型可控震源组合装置,激震箱体、传动轴和伺服控制器组组合安装的重量小于30KG。装置采用模块式组装,运输方便,适用于地震勘探,金属矿勘探等地形复杂、车辆不易到达的地方,模块式组装方式便于拆卸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地震SH波三维勘探震源装置的结构正面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去掉上盖和电机上部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的底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地震SH波三维勘探震源装置的工作流程图。
上述图中:1-传动轴、2-轴心、3-上盖、4-扇叶、5-固定栓、6-步进电机、7-编码器、8-伺服驱动器、9-信号发生器、10-内盘、11-外盘、12-底锥、13-钉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经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36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