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绞龙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83618.3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75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钱海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美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82 | 分类号: | B01D29/82;B01D29/35;B01D29/64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潘志渊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越***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液分离脱水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绞龙组件。
背景技术
绞龙组件是固液分离装置的主要工作部件,其负责整台固液分离装置中固液分离的工作。绞龙组件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即通过网状容器与螺旋轴的压榨使固液混合物中的液态物质从网孔中渗漏出去从而留下固态的残渣。如中国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螺旋挤压式固液分离机》,申请号为201020535903.7,其包括主机和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主机,所述主机上端进料口连接无堵塞泵,所述主机下端出水口连接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设有机体,所述机体里设有网筛,所述网筛相对置设有挤压绞龙,所述主机一端设有减速电机,主机另一端设有卸料装置。其中公开的筛网和挤压绞龙的组合结构就是用于固液分离的,这种结构简单但工作效率高,是比较普遍的挤压结构。但是该结构比较原始,其后续的工作能力比较落后,例如组件的拆卸配合能力、构件的位置及结构合理性都有待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绞龙组件,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解决绞龙组件难以拆卸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绞龙组件,所述绞龙组件包括螺旋绞龙、滤筒和连接网罩;所述滤筒为柱状的中空型容器;所述滤筒的底部设有密封的轴承端盖,所述滤筒的上端设有活动端盖;在所述活动端盖下侧的滤筒上设有排污口;所述螺旋绞龙同轴配合于所述滤筒中;所述螺旋绞龙包括中心转轴与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的外径尺寸与所述滤筒的内径尺寸实现过渡配合;所述中心转轴的上端穿过所述活动端盖并通过紧固件与所述活动端盖拧紧;所述中心转轴的下端穿过所述轴承端盖延伸到所述滤筒外部;所述轴承端盖上还设有轴套;所述轴套套装于所述滤筒外部的所述中心转轴上;所述轴套与所述轴承端盖之间密闭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滤筒的下部外表面上均匀的排布有网孔;在所述排布有网孔的外表面上设有与所述连接网罩相连的进料口;所述连接网罩位于所述进料口的正上方;所述连接网罩通过管道来实现外部进料。
优选的是,所述中心转轴依次包括上端半轴、转轴主体和下端半轴;所述上端半轴、所述转轴主体和所述下端半轴三者为同轴位置关系;所述上端半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转轴主体的上端面;所述下端半轴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所述转轴主体的下端面;所述下端半轴的表面设有键槽,所述上端半轴的表面设有螺纹;所述中心转轴的外表面上固定所述螺旋叶片;所述螺旋叶片之间的螺距由下至上逐个递减;所述螺旋叶片的边缘设有清理所述网孔的毛刷。
优选的是,所述排污口的出料方向垂直于所述滤筒的轴向;所述排污口与所述中心转轴之间设有L型的切刀;所述切刀固定于所述中心转轴的径向上;所述切刀可切断经过该处的垃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绞龙组件,其结构灵活,易拆卸清理;而且构件与构件之间的配合精细,不会使废渣沉积,固液分离能力强,构件相互配合能够提高工作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绞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绞龙组件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螺旋绞龙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螺旋绞龙;2、滤筒;3、连接网罩;4、轴承端盖;5、活动端盖;6、网孔;7、进料口;8、管道;9、螺旋叶片;10、紧固件;11、排污口;12、切刀;13、上端半轴;14、转轴主体;15、下端半轴;16、毛刷;17、键槽;18、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附图1至3,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如图1,一种绞龙组件,其包括螺旋绞龙1、滤筒2和连接网罩3。其中,滤筒1为柱状的中空型容器,滤筒2的底部装有密封的轴承端盖4,滤筒2的上端装有活动端盖5。滤筒2的下部外表面上均匀的排布有细密的网孔6,在排布有网孔6的外表面上设有与连接网罩3相连的进料口7,且连接网罩3位于进料口7的正上方;连接网罩3通过管道8来实现外部进料,由此可见,当固液混合物从管道8进入连接网罩3时受重力作用便会自动落入滤筒2中,因此其不单单具备了来料缓冲的作用;而现有技术中这种类似于连接网罩3的结构大多位于滤筒2侧面仅仅是为了缓冲来料减轻机构工作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美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美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36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式废气处理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油漆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