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83555.1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34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小仓裕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牧田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艳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用于对充电式的电动工具的电池组进行充电的充电器。
背景技术
对于例如作为电源而用于拧螺纹器、切割工具等充电式电动工具的电池组而言,通过将其从工具主体取下而用另外准备的充电器进行充电,由此能够反复进行使用。充电器大多数情况下以商用的交流100V作为电源,例如能够对直流18V的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
另外,作为现有特殊的充电器,提供用带勾挂于使用者的腰上进行使用的类型的充电器。该充电器为如下类型的充电器,即,该充电器通过电线而与工具主体侧电连接,安装有与安装于工具主体的电池组不同的其它电池组,将该其它电池组作为电源而经由电线对工具主体侧的电池组进行充电。
从以往就对上述各种充电器实施各种改进。例如,在下述的专利文献中,公开用于将充电器的内部密封来提高其耐水性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95417号公报
然而,在充电器的内部收容有用于进行充电时的动作控制等的充电电路,该充电电路的特别是变压器、散热器上安装的开关元件等也是发热源。因此,若以充电器为主将外壳设为密封构造来提高内部的耐水性,则以充电电路为热源发出的热容易蓄积在外壳内部。由于充电电路发出的热对流向上方流动,所以外壳的上表面局部变热。如果在充电器的外壳存在局部热的部分,则使用者能够接触的地方减少,从而难以携带。或者,也考虑到使用者误解为异常、故障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充电器的表面局部变热。
上述的课题通过下述的发明来解决。
第1发明涉及一种充电器,用于对电池组进行充电,在该充电器中,在主体外壳的内部具备充电电路,在该充电电路的侧方并列具备多个散热肋,上述散热肋吸收以该充电电路为热源发出的热量。
根据第1发明,利用并列配置的多个散热肋使主体外壳内部发出的热被比较难以变热的主体外壳的侧部吸收,从而与比较容易变热的上表面侧取得温度平衡。其结果,与不实施任何对策的情况相比,能够使主体外壳的上表面侧的温度上升大幅度地降低。
在第1发明的基础上,第2发明的充电器构成为,将散热肋设置为从主体外壳的侧部的内表面向内侧伸出的状态的充电器。
根据第2发明,利用从主体外壳的侧部内表面向内侧伸出的散热肋,来使充电电路发出的热高效地向外壳外部释放。
在第1或者第2发明的基础上,第3发明的充电器构成为,在由于以充电电路为热源发出的热量而在主体外壳产生温度不均衡的情况下,将散热肋设置于温度低的部分。
根据第3发明,由于充电电路的发热带来的热气被散热肋吸收,从而能够缓和主体外壳的例如上部与侧部之间的温度不均衡。取得主体外壳的温度平衡,结果能够从该主体外壳的整体散热。
在第1~第3中任一个发明的基础上,第4发明的充电器构成为,散热肋用与主体外壳相同的原材料一体成形而进行设置。
根据第4发明,因为能够通过1次成形工序在主体外壳设置散热肋,所以能够降低该主体外壳乃至充电器的制作成本。
在第1~第4中任一个发明的基础上,第5发明的充电器构成为,主体外壳在外壳主体部的正面具备用于安装电池组的电池安装部,在该外壳主体部的背面侧开口具备与外壳底板部对接结合的构造,散热肋从外壳主体部的正面侧延伸至背面侧开口。
根据第5发明,通过设置面积大的散热肋而能够提高其吸热效果。另外,因为是将散热肋设置为从外壳主体部的正面侧延伸至背面侧开口的状态的结构,所以在将该散热肋设置为与外壳主体部一体成形的情况下,成型模的拔模变得容易,能够实现该成型模以及成形工序的简单化。
在第1~第5中任一个发明的基础上,第6发明的充电器构成为,主体外壳具有密封构造。
根据第6发明,能够提高主体外壳的防水性以及防尘性。虽然由于主体外壳为密封构造,从而该主体外壳的内部容易积热而散热性降低,但是能够通过散热肋高效地散热,所以能够缓和该主体外壳的温度局部变高等温度不均衡,在该点上尤其是在密封构造的主体外壳设置散热肋有较大的意义。
在第1~第3中任一个发明的基础上,第7发明的充电器构成为,散热肋为金属制。
根据第7发明,能够进一步提高散热肋的吸热性以及散热性。
在第1~第7中任一发明的基础上,第8发明的充电器构成为,在以充电电路为热源而在主体外壳产生温度不均衡的情况下,在该主体外壳的温度高的侧部与充电电路之间具备隔热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牧田,未经株式会社牧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35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