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稳态直动式含永磁电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83428.1 | 申请日: | 2014-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9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梁慧敏;林景波;张坤;于海丹;刘德龙;王瑞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31/06 | 分类号: | F16K31/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晓辉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稳态 直动式含 永磁 电磁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磁阀领域。
背景技术
电磁阀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并不限于液压、气动。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调整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的参数。电磁阀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而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都能够保证。电磁阀有很多种,不同的电磁阀在控制系统的不同位置发挥作用,最常用的是单向阀、安全阀、方向控制阀、速度调节阀等。
但传统的电磁阀具有响应速度慢,输出力低等缺点,不能满足特定情况下的工业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的传统的电磁阀具有响应速度慢和输出力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稳态直动式含永磁电磁阀。
本发明的双稳态直动式含永磁电磁阀,
它包括上推杆、上部轭铁、上部环形垫片、上部环形永磁体、线圈、外壳、下部环形永磁体、下部环形垫片、下部轭铁、铁芯和下推杆;
外壳为圆筒形结构,外壳内侧壁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部环形垫片、上部环形永磁体、线圈、下部环形永磁体和下部环形垫片,
上部环形垫片与下部环形垫片、上部环形永磁体与下部环形永磁体均关于线圈对称设置,
铁芯设置在上部环形垫片、上部环形永磁体、线圈、下部环形永磁体和下部环形垫片的环内,且所述环的内表面均与铁芯的外表面之间存在气隙;
外壳的上端口设置有上部轭铁,上部轭铁的中心孔用于容纳上推杆上下运动,上推杆设置在铁芯的上端,外壳的下端口设置有下部轭铁,下部轭铁的中心孔用于容纳下推杆上下运动,下推杆设置在铁芯的下端;
所述双稳态直动式含永磁电磁阀为中心轴对称结构。
上部环形永磁体和下部环形永磁体均为径向充磁,且充磁方向相同。
上部轭铁、外壳、下部轭铁和铁芯均采用高导磁材料制成。
铁芯为圆柱形,纵截面为长方形。
线圈采用绕制在线圈骨架上的方式实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双稳态直动式含永磁电磁阀具有对称结构,装配简单;双稳态磁保持,永磁体调整保持力可调,配合不同的反力设计可得到灵活的配置方式;触动条件低,吸合(释放)安匝数小,功率小,具有响应速度快,输出力高的特点。永磁体远离主触点及灭弧室所在区域,可以减弱高温对于永磁体的不利影响,同时该结构具有良好的抗振性能,实际装配更加高效,同批次产品一致性增强,并降低批次产品的废品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双稳态直动式含永磁电磁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线圈未通电时的磁通路径图,此时运动部件为初始位置;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线圈通正向电初始时刻的磁通路径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线圈通正向电至完成由上至下运动形态改变后的磁通路径图,此时为运动部件完成由至下运动形态改变后的位置;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线圈断电时的磁通路径图;
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线圈通反向电初始时刻的磁通路径图;
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线圈通反向电至完成由下至上运动形态改变后的磁通路径图,此时运动部件回至初始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双稳态直动式含永磁电磁阀,它包括上推杆1、上部轭铁2、上部环形垫片3、上部环形永磁体4、线圈5、外壳6、下部环形永磁体7、下部环形垫片8、下部轭铁9、铁芯10和下推杆11;
外壳6为圆筒形结构,外壳6内侧壁上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上部环形垫片3、上部环形永磁体4、线圈5、下部环形永磁体7和下部环形垫片8,
上部环形垫片3与下部环形垫片8、上部环形永磁体4与下部环形永磁体7均关于线圈5对称设置,
铁芯10设置在上部环形垫片3、上部环形永磁体4、线圈5、下部环形永磁体7和下部环形垫片8的环内,且所述环的内表面均与铁芯10的外表面之间存在气隙;
外壳6的上端口设置有上部轭铁2,上部轭铁2的中心孔用于容纳上推杆1上下运动,上推杆1设置在铁芯10的上端,外壳6的下端口设置有下部轭铁9,下部轭铁9的中心孔用于容纳下推杆11上下运动,下推杆11设置在铁芯10的下端;
所述双稳态直动式含永磁电磁阀为中心轴对称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834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基站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专用于石油领域的电线静态拉力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