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输油管用耐高温油PV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78858.4 | 申请日: | 2014-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0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曹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市协诚车辆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23/08;C08L79/08;C08L23/28;C08L93/02;C08L83/04;C08K13/06;C08K3/26;C08K7/22;C08K3/3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7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输油 管用 耐高温 pvc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VC管材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输油管用耐高温油PV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它是一种用途很广的材料,因具有刚性好、强度高、阻燃、耐腐蚀、电气绝缘性好等优异性能,且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中,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PVC材料的性能要求愈来愈高,目前市场上的用于汽车输油管的PVC材料存在着耐高温性差和耐油性差的缺点,长期工作容易老化开裂,因此,急需开发一种汽车输油管用耐高温油PVC材料,以满足市场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输油管用耐高温油PV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大大提高PVC材料的耐高温性和耐油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输油管用耐高温油PVC材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SG-2型聚氯乙烯 46-58、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22-34、聚均苯四甲酰亚胺15-25、氯化聚丙烯 10-15、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三甘醇酯3-6、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4-8、硼酸双甘油酯双硬脂酸酯4.5-6.5、羟基锡酸锌 2-3、聚二甲基硅氧烷 3-5、虫胶树脂5-10、磷酸三钙10-15、氧化铈纳米中空球18-24、硬脂酸钡1-2、硬脂酸镉1-2、季戊四醇二硬脂酸酯2-4、乙撑双油酸酰胺3-5、活性碳酸钙 15-20、复合纳米粉10-15;
所述复合纳米粉的制备方法如下:a、按重量比3-6:2-4:1-2的比例称取硅灰石、麦饭石和沸石,混合均匀,780-860℃煅烧2-3h,冷却至室温,粉碎,过筛,待用;b、步骤a制得的粉末中加入3-4倍量的0.1mol/L Na2CO3溶液,磁力搅拌加热至70-80℃,然后加入等体积的0.1mol/LZnSO4溶液,搅拌1-2h,抽滤,用蒸馏水清洗干净,烘干,550-600℃煅烧4-6h,研细,待用;c、取相当于步骤b制得的粉末重量10-15%的纳米二硼化钛、5-10%的纳米氮化硅、3-6%的低分子量聚异丁烯、2-3%的山梨坦橄榄油酸酯、1-2%的双聚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4-8%的N-丁基苯磺酰胺、3-6%的乙二醇苯醚醋酸酯与步骤b制得的粉末混合均匀,高速分散10-15min,烘干,过筛即可。
本发明的汽车输油管用耐高温油PVC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SG-2型PVC树脂、聚均苯四甲酰亚胺、氯化聚丙烯、硼酸双甘油酯双硬脂酸酯、羟基锡酸锌、磷酸三钙、氧化铈纳米中空球、乙撑双油酸酰胺投入高混机内进行混合搅拌,待物料温度达到90-100℃,再加入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虫胶树脂、硬脂酸钡、硬脂酸镉、活性碳酸钙、复合纳米粉、聚二甲基硅氧烷并继续混合搅拌,当物料温度升至110-120℃时,将高混机内的物料排入冷混机中进行搅拌冷却,当物料温度降至85-95℃时,加入剩余原料,继续搅拌冷却至40℃以下时出料;将所得的混合料送至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冷却,干燥,切粒,包装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PVC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和耐油性,在高温油的恶劣条件下可以长期正常工作,不老化,不开裂,且保持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好的柔韧性、抗冲击性、尺寸稳定性等性能,经久耐用,市场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汽车输油管用耐高温油PVC材料,由以下重量(kg)的原料制成:SG-2型聚氯乙烯 55、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 28、聚均苯四甲酰亚胺20、氯化聚丙烯 12、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三甘醇酯4、双酚A双(二苯基磷酸酯)6、硼酸双甘油酯双硬脂酸酯5.5、羟基锡酸锌 2.5、聚二甲基硅氧烷 4、虫胶树脂8、磷酸三钙12、氧化铈纳米中空球22、硬脂酸钡1.5、硬脂酸镉1、季戊四醇二硬脂酸酯3、乙撑双油酸酰胺4、活性碳酸钙 18、复合纳米粉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市协诚车辆配件有限公司,未经六安市协诚车辆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88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