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入式低功耗无线血糖监测仪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77574.3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55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守岩;俞乾;赵晓东;吴成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B5/1473 | 分类号: | A61B5/1473;A61B5/07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入 功耗 无线 血糖 监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化检测和植入式医疗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入式低功耗无线血糖监测仪。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缺乏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早期症状为失去对血糖浓度的控制能力,继而导致一系列的综合症(失明、肾衰等),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糖尿病是世界性的多发病和常见病,近些年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发病率已达到2.5-3%,十分接近欧美发达国家的2-5%。现今,我国约有5000万病人,全世界约有2亿多病人,糖尿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卫生保健问题,并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癌症的第三大危险疾病。因而,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不仅是我国,也是全世界医学界面临的重大课题。长期研究工作已充分表明,如果葡萄糖浓度能够严格控制在正常生理范围内,那么糖尿病综合症就可以得到控制。因此,血糖检测在糖尿病管理中占很重要的地位。
目前临床血糖检测方法通常为有创检测,需要从病人的手指处取血,然后依靠电化学方法,测定病人血液中葡萄糖的浓度。有创测量方法每次对病人进行血糖检测时都会对病人产生一定程度的伤害,不仅给病人增加了痛苦,而且增加了感染的风险。有创测量方法的最大不足之处是不能实现人体血糖浓度的动态检测,无法获取病人血糖浓度的实时变化情况,这对糖尿病的有效治疗是不利的。
为了实现血糖浓度的动态、连续检测,现已出现了体外光学检测的无创方法和透皮抽取检测组织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微创方法,但这些检测方法存在着检测精度不足和可靠性较低等问题,尚处于研究阶段,较少有临床应用。
由于生物传感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小体积的可植入式葡萄糖传感器趋于实用,借助于低功耗的检测电路和无线通信电路使血糖的长时间动态检测成为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植入式低功耗无线血糖监测仪,该设备采用植入式葡萄糖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糖尿病患者组织液或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植入式低功耗无线血糖监测仪,包括体内植入组件和体外组件,所述体内植入组件包括植入式葡萄糖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微处理器,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供电模块和外壳,所述植入式葡萄糖传感器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与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微处理器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连接,所述植入式葡萄糖传感器,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所述微处理器和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都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所述微处理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供电模块都包覆在所述外壳内;
所述体外组件包括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上位机,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和所述上位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体内植入组件对人体血糖的测量间隔收所述体外组件控制,所述测量间隔的时间在1s-3600s之间连续可调,调节步进为1s。
进一步的,所述植入式葡萄糖传感器采用基于电化学原理的葡萄糖传感器,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采用蓝牙协议或ZigBee协议,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池和管理电路,负责给所述体内植入组件的各模块提供电,所述外壳采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透波材料。
优选的,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对所述植入式葡萄糖传感器输出的电学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和模数转换的操作,转化为数字信号后输入所述微处理器,通过所述微处理器对信号进行协议转换后通过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上传至所述体外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上位机采用PC机,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解决了血糖的连续实时检测问题,实现了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动态监测,可以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具有极大帮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植入式低功耗无线血糖监测仪的结构框图。
图中标号说明:1、植入式葡萄糖传感器,2、信号处理电路,3、微处理器,4、第一无线通信模块,5、供电模块,6、外壳,7、第二无线通信模块,8、上位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照图1所示,具包括体内植入组件和体外组件两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75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单孔多通道的腹腔镜手术气腹封闭装置
- 下一篇:动作/扰动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