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润滑油再生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77145.6 | 申请日: | 2014-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9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付伟峰;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材高新成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75/00 | 分类号: | C10M175/00;C10M17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赵丽 |
地址: | 6114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润滑油 再生 系统 | ||
1.废润滑油再生系统,包括废液输送管道(1)、板框过滤机(2)、沉降装置(3)、pp微孔过滤器(4)、絮凝装置(5)、精馏装置(6)、分子蒸馏装置(7)和膜过滤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输送管道(1)的出液端与板框过滤机(2)的进液端连通,所述板框过滤机(2)的出液端与沉降装置(3)的进液端连通,沉降装置(3)的出液端与pp微孔过滤器(4)的进液端连通,pp微孔过滤器(4)的出液端与絮凝装置(5)的进液端连通,絮凝装置(5)的出液端与精馏装置(6)的进液端连通,精馏装置(6)的出液端与分子蒸馏装置(7)的进液端连通,分子蒸馏装置(7)的出液端与膜过滤装置(8)的进液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润滑油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础油存储罐(9),所述膜过滤装置(8)的出液端与基础油存储罐(9)的进液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废润滑油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过滤装置(8)内装有中空纤维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润滑油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纤维膜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孔径为0.01-0.5μm,中空纤维膜的外径为0.5-2.0mm,中空纤维膜的内径为0.3-1.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润滑油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P微孔过滤器(4)中微孔过滤膜的孔径为0.22-1微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润滑油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废润滑油再生系统采用废润滑油再生方法,废润滑油再生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板框过滤、沉降、pp微孔过滤器精滤、絮凝、精馏、分子蒸馏和膜过滤;
所述板框过滤为将废润滑油放入板框过滤机中进行第一次过滤;板框过滤机过滤掉废润滑油中的一定大小的大颗粒杂质与悬浮物;
所述沉降为将脱除大机械杂质的废润滑油放入沉降罐中进行沉降,沉降时间为18小时,沉降温度为80℃;
所述pp微孔过滤器精滤为采用pp微孔过滤器对取至沉降的废润滑油上层含油混合物进行第二次过滤,得到处理液;
所述pp微孔过滤器精滤为采用pp微孔过滤器对废润滑油进行第三次过滤,得到处理液;
所述絮凝为将处理液加热,在加热过程中,处理液升至80℃后加入有机絮凝剂,并进行搅拌,最终控制温度为150℃,加热时间为30分钟,整个加热过程通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
所述精馏为将经絮凝后的处理液依次进行脱气、干燥后,转入精馏塔中进行精馏;
所述分子蒸馏为将精馏出的润滑油再次进行多级分子蒸馏;
所述膜过滤为将经分子蒸馏后的润滑油进行加热后经过中空纤维膜过滤,通过降温得到基础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材高新成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材高新成都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714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润滑油再生系统
- 下一篇:薄板冲压拉深润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