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湿热松紧带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4984.2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5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郑国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百和织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7/00 | 分类号: | D03D7/00;D03D15/00;D03D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李晶 |
地址: | 21410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热 松紧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紧固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湿热松紧带。
背景技术
松紧带是含有高弹性化纤长丝的织物,常用于服装、鞋帽等的弹性固紧材料,包括裤腰、裤口、袖口、领圈、帽衬、鞋衬等贴近人体皮肤使用,由于长期在较高张力状态下挤压在人体皮肤上,容易在人体皮肤上造成压痕,使人体产生不舒适的压感;此外,由于人体自然出汗,松紧带吸湿后不易干燥,也容易使人体产生不舒适的湿闷感,同时容易滋生、积累细菌和臭味;由于人体散发热量在松紧带挤压处不易散发,使人体产生不舒适的闷热感。特别是对一些皮肤过敏的人群,松紧带往往会带来诸多痛苦和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湿热松紧带,旨在解决现有的松紧带存在排湿热效果差,使人体产生不舒适感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抗湿热松紧带,所述松紧带的经纱包括竹炭涤纶长丝、涤纶长丝、水溶性维纶和乳胶丝;纬纱包括竹炭涤纶长丝、涤纶长丝和水溶性维纶。
进一步的,所述水溶性维纶占经纱根数比例为1/5,占纬纱根数比例为1/5。
进一步的,所述竹炭涤纶长丝占经纱根数比例为2/5,占纬纱根数比例为2/5。
进一步的,所述涤纶长丝占经纱根数比例为1/5,占纬纱根数比例为2/5。
进一步的,所述乳胶丝占经纱根数比例为1/5。
进一步的,所述松紧带的经纱的一个基本组织由2条竹炭涤纶长丝、1条涤纶长丝、1条水溶性维纶和1条乳胶丝构成,所述经纱的基本组织中各纱线的相对排列顺序按从左至右为:竹炭涤纶长丝、涤纶长丝、水溶性维纶、竹炭涤纶长丝、乳胶丝。
进一步的,所述松紧带的纬纱的一个基本组织由2条竹炭涤纶长丝、2条涤纶长丝和1条水溶性维纶构成,所述纬纱的基本组织中各纱线的相对排列顺序按从上至下为:涤纶长丝、水溶性维纶、竹炭涤纶长丝、涤纶长丝、竹炭涤纶长丝。
上述涤纶长丝均优选十字截面的涤纶长丝。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是:本发明通过选择合适的经纬纱线的构成,尤其在经纬纱中都加入水溶性维纶,使得经热水处理后制得的松紧带织物具有除臭、热湿舒适功能和接触舒适功能,且尺寸稳定性和弹性回复率都能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抗湿热松紧带经热水处理前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抗湿热松紧带经热水处理后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的抗湿热松紧带采用平纹组织,其中,经纱包括竹炭涤纶长丝A、涤纶长丝B(优选十字截面的涤纶长丝)、水溶性维纶C和乳胶丝D;纬纱包括竹炭涤纶长丝A、涤纶长丝B(优选十字截面的涤纶长丝)和水溶性维纶C。
通过在松紧带的经纬纱中加入水溶性维纶C,使织物经70-80℃的热水处理后,水溶性维纶C完全溶解,从而使织物中形成一定的孔洞分布,可以有效解决人体出气态汗时,松紧带中合成纤维吸湿(汽)量小,虽然放湿(汽)快,但总体透湿(汽)量小,对人体造成湿闷的不舒适感,使松紧带放湿、干燥加快,提高人体接触松紧带的干爽舒适性。合适的孔洞分布有利于织物尺寸稳定,使松紧带的宽度缩率不超过±1.5mm,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经多次试验,发现织物基本组织中,水溶性维纶C占经纱根数比例为1/5,占纬纱根数比例为1/5时,既能使松紧带具有较好的除热湿性,又能保证织物的结构稳定。如果水溶性维纶C所占比例增加,织物孔洞增大或增多,则织物的缩率将达不到要求;如果所占比例减小,织物孔洞减小或减少,则会使松紧带放湿、干燥变慢,无法保证人体接触松紧带的干爽舒适性。
利用竹炭涤纶长丝A中竹炭颗粒的吸附功能,可以给织物附加除臭功能。同时,竹炭涤纶长丝A中的单丝纤密度最好控制在0.7-1.0D,这样织物经亲水整理后,细旦竹炭涤纶长丝A也具备优良的液态汗导湿功能和干燥功能,能进一步提高人体接触松紧带的干爽舒适性。经多次试验,发现织物基本组织中,竹炭涤纶长丝A占经纱根数比例为2/5,占纬纱根数比例为2/5时,能较好地兼顾除臭性能和控制成本,可实现表征除臭率指标的氨吸附率达到65%。如果竹炭涤纶长丝A所占比例增加,表征除臭率指标的氨吸附率能达到70%,即比设计标准增加5%,功能效果增加不显著,但成本增加较大;如果所占比例减小,表征除臭率指标的氨吸附率则会低于65%,达不到设计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百和织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百和织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49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SUV后轮驻车制动器总成
- 下一篇:一种汽车制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