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力波动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4837.5 | 申请日: | 2014-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8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臣臣;李琤;吕绪锐;潘海飞;周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力 波动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缓流体压力波动的装置,尤其是一种减缓管路内流体压力波动的装置,属于流体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流体在管路内的传输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压力波动,这些波动给系统压力、流量的测量带来很大的困难,致使测量得到的压力、流量等数据存在很大误差,严重的还会损坏测量元件。
在柴油机的运行过程中,为了保证设备的安全及使用寿命,需要及时监测管路内各部位的压力。由于高压油泵及输油泵周期性地向柴油机缸体提供燃油,使得油管内燃油流动产生脉动,导致使各测点的压力不断变化和波动,压力表的表针不断摆动,运行人员无法准确的监视压力,同时,脉动压力使得压力表很快损坏,尤其在压力波动频率高、幅值大的测点,压力表更易损坏,增加了仪表检修和维护的工作量,增大了维修成本。目前,通过调节测量管路中节流阀的开度来减小油管内燃油的压力波动,但这种方法效果有限,并且会给测量带来一定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安装维修方便的压力波动缓冲器,实现大幅度衰减油管内燃油压力的波动,避免了压力测量元件的损坏。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压力波动缓冲器,包括上接头、下接头、筒体、至少一块隔板、上盖板和下盖板,所述筒体上下端分别与上盖板和下盖板固定连接,上接头下端伸进上盖板且与上盖板固定连接;下接头上端与下盖板固定连接,至少一块隔板横置在筒体内,将筒体内分割成下小上大的腔体;上接头上端内和下接头上端内分别设有与压力表接头或油管连接的螺纹沉孔,上接头下端内和下接头上端内分别设有与螺纹沉孔相通的节流孔,所述隔板上也设有节流孔。
前述的压力波动缓冲器,其中所述节流孔直径为Φ1.7mm-Φ2.2mm;所述下盖板上设有卸放螺塞。
本发明有效地减缓了柴油机燃油管内的压力波动。筒体内密封了空气,燃油先后通过下接头上端内的节流孔和隔板上的节流孔,依次穿过容积逐个增大的各个腔体,由于节流孔的局部阻力,压力波动逐级降低,然后到达空气腔,利用空气的可压缩性进一步吸收管内压力波动,使表内的压力波动达到压力表能适应的工作范围内。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拆装,能大幅衰减柴油机燃油管内高频的压力波动,提高了压力表等测量元件的实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简图;
图2是本发明固定在曲柄箱盖板上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应用于船用柴油机燃油系统检测管路,包括上接头1、下接头2、筒体3、两块隔板4、上盖板5和下盖板6,筒体3上下端分别与上盖板5和下盖板6焊接成一体。上接头1上端内和下接头2上端内分别设有与压力表接头或油管连接的螺纹沉孔11,上接头1下端内和下接头2上端内分别设有与螺纹沉孔11相通的节流孔12,上接头1下端伸进上盖板5且与上盖板5焊连。下接头2上端与下盖板6焊连。本实施例采用两块隔板4焊接在筒体3内,将筒体3内腔分割成由下到上容积逐渐增大的第一腔室31、第二腔室32和第三腔室33。上接头1上端内和上端内分别设有与压力表接头或油管连接的螺纹沉孔21,上接头1下端内和下接头2上端内分别设有与螺纹沉孔21相通的节流孔12,隔板上也设有节流孔12。由于船用柴油机的燃料重油质量较差,为避免发生堵塞,将节流孔12定为节流孔直径为Φ2mmm。下盖板6上设有卸放螺塞7以便于维修。燃油如图1的箭头所指方向从下接头2进入本发明,经缓冲压力波动后从上接头1直接输入柴油机缸体。
图2所示为船用柴油机燃油系统检测管路,通过管夹8将本发明固定在曲柄箱盖板9上。上接头1通过三通分别与压力表及压力传感器相连,下接头2与测量管路连接。本实施例的筒体3分割成三个容积逐个增大的腔室。根据实际使用要求,本发明隔板4的数量,可为一片、两片或两片以上,即可将筒体3分割多个容积逐个增大的腔室。由于输油泵及高压油泵间歇性的往缸体内供油,燃油管路内存在大幅高频的压力波动,燃油通过各腔室时,由于节流孔12的局部阻力,燃油通过压力波动逐级降低,利用空气的可压缩性进一步吸收燃油管内的压力波动,使表内的压力波动达到压力表能适应的工作范围内。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船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48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菌筒上、下栽培层架传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总成分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