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实时反馈的互动型微电网能量控制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4551.7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2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汪梦余;戴成涛;周娟;王义辉;于海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H02J3/04;H02J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周海斌;何朝旭 |
地址: | 21110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实时 反馈 互动 电网 能量 控制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实时反馈的互动型微电网能量控制处理方法,尤其适用于风光储能的微电网。
背景技术
据申请人了解,随着全球性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大,低碳、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研究热点,目前世界各国均开展了含可再生能源的微电网研究项目。微电网是指多个分布式电源及其相关负载按照一定的拓扑结构组成的网络,并通过静态开关关联至常规电网。
目前,分布式电源已成为重要的电力供给形式,与传统电力系统相比,它具有卓越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污染少,可靠性高,能源利用效率高,且其位置灵活、分散,能极好地适应分散电力需求和资源分布,可延缓输、配电网升级换代所需的巨额投资,可与大电网互为备用以改善供电可靠性。
然而,分布式电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本身还存在诸多不利之处,例如分布式电源单机接入成本高,控制困难,存在间歇性特点,等等,将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会对电力系统会造成影响。同时,为减少分布式电源对大电网的冲击,大系统往往采取限值、隔离的方式来处置分布式电源,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分布式电源必须马上退出运行,这就大大限制了分布式电源的充分发挥,也间接限制了对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的有效利用。
基于以上现状,需研发微电网能量控制处理方法,能抑制分布式电源自身的弱点,充分发挥分布式电源的优点,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的有效利用,进而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利于提供定制的电能服务。
现有的微电网能量控制处理方法中,多采用日前计划与超短期优化相结合的方式,然而由于存在预测误差,使实际运行经常偏离日前计划,导致控制失效;超短期优化则针对短时的能量优化,对于储能而言无法保证一天的电量需求。同时,现有方法中,对于储能的限制多简单考虑SOC上、下限值, 频繁的深充深放严重影响储能的使用寿命。此外,现有方法多考虑微电网自身运行的经济性,欠缺反映其相对大电网可控源的作用,需进一步改进,强化智能电网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实时反馈的互动型微电网能量控制处理方法,更加有效地实现对微电网能量的调度控制。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实时反馈的互动型微电网能量控制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现有微电网数据预测:在未来预定时刻时,各微电网各分布式电源的输出功率以及各微电网所处地区的负荷需求;对于各微电网,以其内各分布式电源输出功率之和为未来预定时刻的微电网总功率;
第二步、根据现有微电网数据确定各微电网的自身运行约束条件,自身运行约束条件包括:微电网总功率约束,微电网蓄电池约束,微电网输电线路电压损耗约束;
第三步、将满足自身运行约束条件的微电网作为初始化种群的个体;个体总数量为初始化种群的规模NP,NP为正整数;各个体的参数包括:相应微电网内各分布式电源的调度指令和运行状态,运行状态包括分布式电源的并离网状态及相应的储能蓄电池状态;
第四步、将各微电网运行成本的倒数作为相应个体的适应度值;其中,根据第一步所得的微电网所处地区负荷需求与该微电网总功率之差确定微电网与配电网间功率交换的购电成本或售电收益,并计入微电网的运行成本;根据第三步微电网内各分布式电源的调度指令和运行状态确定分布式电源的成本,并计入微电网的运行成本;
第五步、将适应度值最高的M个个体组成优秀个体库,M为正整数;以初始化种群为本代种群,本代种群的代数n=1;
第六步、以优秀个体库中适应度最高的一个个体a作为第一父本,以从本代种群中随机抽取的X个个体作为第一母本,X为正整数、且先将第一父本与各第一母本进行交叉操作,再将所得个体进行变异操作,得由变异后个体组成的种群A;
第七步、以从优秀个体库中随机抽取的一个个体b作为第二父本,个体b异于个体a;以从本代种群中随机抽取的Y个个体为第二母本,Y为正整数、且其中0.1≤r≤0.2;将第二父本与各第二母本进行单点交叉操作,所得个体组成种群B1;
于此刻,将任意Z个满足自身运行约束条件的微电网作为个体,并以该Z个个体为第三母本,Z为正整数、且其中0.1≤r≤0.2;将第二父本与各第三母本进行单点交叉操作,所得个体组成种群B2;
将种群B1与种群B2合并后对每个个体进行变异操作,得种群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45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