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浮耦合混凝预处理煤化工废水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预处理煤气化废水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3407.1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6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韩洪军;赵茜;庄海峰;方芳;徐春艳;刘音颂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牟永林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耦合 预处理 煤化工 废水 装置 利用 煤气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处理废水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预处理废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煤化工废水的治理工艺主要是由物化和生化工艺组合而成的。经过普通预处理后的煤化工废水,后续的好氧处理工艺单元,无论是生物-活性炭耦合工艺、膜生物处理工艺、流化床还是改良AO工艺,都会出现严重的泡沫问题。究其原因,在于煤气化废水中含有大量长链烷烃等油类物质,容易产生形成大量生物泡沫。微生物粘附在泡沫表面,上浮并堆积在池体表面,无营养物供给最终死亡。另外,某些油类物质属于难降解有机物,微生物对长链烷烃的降解能力有限,致使这些物质穿透生物处理单元进入回用水系统,使回用水系统中的UF和RO膜受到污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常在预处理中通过物理方法将油类物质去除。当油类污染物密度近于1.0时,是难以用自然沉降或上浮的方法从废水中分离出来的,对此可采用气浮法进行处理。化工厂在处理煤加压气化废水时,为了降低废水中的含油量及悬浮物含量,采用了空气气浮技术。但是气浮装置对油和悬浮物的去除能力有限,更关键的是,煤化工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多元酚、脂肪烃类物质和表面活性剂物质,在废水预处理除油空气中的氧会使废水色度加深,多元酚氧化为中间产物醌类物质难以生化降解的难题出现,使后续生物工艺处理效能下降,泡沫严重。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方法,如隔油池、混凝、吸附处理工艺等。虽然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不断有新的方法和技术出现,可各方法和工艺仍存在一定的弊端。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除油效率低、出水可生化性差且能耗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技术除油效率低、出水可生化性差且能耗高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气浮耦合混凝预处理煤化工废水的装置及利用该装置预处理煤气化废水的方法。
本发明气浮耦合混凝预处理煤化工废水的装置包括进水管、进气管、溶气罐、管式混合器、布水装置、折板沉淀区、集油区、第一污泥斗、第二污泥斗和废水处理单元;所述进水管与溶气罐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进气管与溶气罐的进气口连通,溶气罐的出水口与管式混合器的进水口连通,所述管式混合器的顶部设置有投药口,所述管式混合器的出水口与布水装置的进水口相连,废水处理单元被第一中间挡板分隔为折板沉淀区和集油区,所述第一中间挡板的上端部设置上部折板,所述折板沉淀区包括四个平行设置的折板,且折板竖直设置在布水装置的正上方,所述折板的折角内角角度为120°~150°,所述布水装置的出水孔设置在折板下段与水平方向成锐角的一侧,在所述折板沉淀区的下端部设置有第一污泥斗;所述集油区设置有第二档板,所述集油区下端部设置有第二污泥斗;在所述第一污泥斗和第二污泥斗的下端部连接有同一根污泥管;所述废水处理单元的顶部一侧外表面设置有集油管,集油管的另一端连接集油罐,所述废水处理单元的顶部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出水管。
利用上述装置预处理煤气化废水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将COD≤2300mg/L、BOD5≥750mg/L、挥发酚≤120mg/L、总油≤70mg/L、总氮≤140mg/L且pH值为7.0~7.5的煤气化废水以30~60L/h的流量从进水管进入溶气罐内的同时从进气管以0.3~1.0m3/h的速度向溶气罐中通入惰性气体,在溶气罐内充分混合,控制废水在溶气罐的处理时间为0.5~1h,得到乳状废水;
二、将步骤一得到的乳状废水从溶气罐的出水口通入管式混合器,然后从管式混合器顶部的投药口向管式混合器中加入絮凝剂和助凝剂,水力停留时间为0.5~1h,经过管式混合器处理后的废水通过布水装置进入折板沉淀区;所述絮凝剂为聚合氯化铝,其投加量为160~200mg/L;所述助凝剂为聚丙烯酰胺,其投加量为2~10mg/L;
三、经管式混合器处理后的废水通过布水装置的出水孔呈上升流,在折板沉淀区进行沉淀,絮体进入第一污泥斗,从污泥管排出,经过絮凝后的废水通过溢流进入集油区;
四、在集油区通过气浮作用在第二档板与废水处理单元的内壁之间的液面上产生油水交界层,上层为油,上层油通过有坡度的集油管进入标高较低集油罐,混凝气浮后的废水通过出水管通入下一单元,即完成预处理煤气化废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采用一体化构造,将溶气罐、絮凝区、折板沉淀区、集油区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管式混合器中投加混凝剂和助凝剂,控制特定的水力条件,在优化的气体流速、水力停留时间、混凝剂投加量等参数的控制去除油类、部分酚类以及胶体和悬浮物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34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