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动增力式拉杆压力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2804.7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5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娣;王金娥;汤攀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30B1/38 | 分类号: | B30B1/38;B30B1/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动 增力式 拉杆 压力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动增力式拉杆压力机。
背景技术
气动压力机是一种以空气为工作介质,对坯料进行成型加工的压力加工设备,广泛应用于冲剪、弯曲、拉伸和挤压等工艺中,可直接生成成品或半成品。然而,采用气动方式驱动的压力机具有一个显著的缺点,那就是因气体容易泄露,导致压力机的工作压力较低,通常仅有0.4~0.7MPa,不能满足要求大输出力的场合。
现有技术中,气动压力机的动力系统一般均为上置,即动力系统置于工作台上方以驱动冲头上下运动进行冲压,有些气动压力机结构还不对称,这都会导致压力机的重心偏高,压力机的力学性能较差,稳定性较差。此外,压力机工作时其冲击力作用于工作台,使得工作台和底座需要承受较大的冲击力,造成较大的噪音,同时这还要求压力机的底座需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压力机的整体尺寸偏大。
而目前广泛使用的液压式压力机,虽然其输出力大、体积小、控制精度高,但其速度慢,工作行程较小,导致生产效率较低,并且系统维护困难,油液易泄漏,维护成本较高。此外,传统液压式压力机的油液通过外差动回路实现增速,但油液在外差动回路中的沿程压力损失较大,导致液压缸的增速效果不明显,且增加了管路和连接件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气动增力式拉杆压力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动增力式拉杆压力机,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工作台、沿竖直方向升降地设于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工作台上方的上模组件,所述压力机还包括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下方的气缸,所述气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缸体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工作台的底部,所述活塞杆的轴心线沿竖直方向分布,所述压力机还包括多组增力机构,每组所述增力机构均包括一端铰接在所述上模组件上的连杆、一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活塞杆下端部上的肘杆、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工作台底部且呈L形的杠杆,所述杠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杆的另一端、所述肘杆的另一端相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杠杆包括横杆、固定在所述横杆一端的竖杆,所述横杆与所述竖杆固定连接设置或一体设置,所述横杆与所述竖杆的相接处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工作台上。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肘杆倾斜于水平面设置。
优选地,所述上模组件的轴心线与所述活塞杆的轴心线沿同一直线方向分布,多组所述增力机构关于所述活塞杆的轴心线对称地分布。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下升降地设于所述机架上的滑座、固定地设置在所述滑座下方的上模,所述工作台上固定地设有与所述上模相配合的下模。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滑座、所述活塞杆的下端部均具有相对的两侧,每一侧上均设有至少两组所述增力机构。
更进一步优选地,多组所述增力机构沿同一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所述圆周的轴心线与所述活塞杆的轴心线沿同一直线方向延伸。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多个用于提供所述滑座上下滑动导向的导柱。
优选地,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通孔,所述连杆可摆动地穿过所述通孔。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的气动增力式拉杆压力机,其中将气缸置于工作台下方,并采用肘杆-杠杆两级串接的增力机构,使得压力机在保留传统气动压力机的优点的同时,又能够获得较大的输出力,便于工件的成型加工;同时,气缸的下置改善了压力机底座的受力状况,使得压力机底座更易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利于减震降噪,还使得压力机的重心降低,进而改善了压力机的动态性能。该压力机的结构尺寸相比现有技术中的结构能够大幅减小,其冲击力大,工作效率高,能源利用率高,工作噪声小,具有优越的综合性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工作台;2、滑座;3、上模;4、下模;5、导柱;6、气缸;61、缸体;62、活塞杆;7、换向阀;8、增力机构;81、连杆;82、杠杆;821、竖杆;822、横杆;83、肘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参见图1所示的压力机,包括固定设置在机架上的工作台1、沿竖直方向升降地设于机架上并位于工作台1上方的上模组件2,该上模组件2包括上下升降地设于机架上的滑座2、固定地设置在滑座2下方的上模3,工作台1上固定地设有与上模3相配合的下模4,工作台1的上方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导柱5从而为滑座2提供沿上下方向滑动的导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28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电力电缆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产抽样中乌鳢的取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