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受限进入式减压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71062.6 | 申请日: | 2009-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74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布鲁斯·麦克尼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希特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62 | 代理人: | 孙静,郑霞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受限 进入 减压 系统 方法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9年3月13日,申请号为200980137088.9,发明名称为“受限进入式减压系统和方法”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
本发明要求2008年10月8日提交的题为“System and Method for Applying Reduced Pressure to a Patient’s Limb,Such As a Foot(用于将减压应用到患者肢体如足部的系统和方法)”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列号61/103,566的归档的35USC§119(e)下的权益,其在此为了所有目的通过引用并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医疗治疗系统,且更特别地,涉及受限进入式减压系统(limited-access,reduced-pressure system)和方法。
背景
临床研究和实践已显示,在组织部位附近提供减压增强和加速在组织部位的新组织的生长。这种现象的应用是很多的,但是减压的应用在治疗伤口上已经是特别地成功。这种治疗(在医疗机构中经常地被认为是“负压伤口疗法”、“减压疗法”、或“真空疗法”)提供一些好处,这可包括较快愈合和增强肉芽组织的形成。如此处使用的,除非另外指出,“或”不需要相互排他性。
向受限进入位置(limited-access location)提供减压已经是困难的。困难的受限进入位置的一个实施例是患者的脚的底部脚掌(足底)或难以服务的其它解剖位置。受限进入位置的相关图示性实施例是在减荷设备(offloading device)内,例如行走靴或可移动的助行器。受限进入位置的另一个实施例是卧床不起的患者背部上的组织部位。其它图示性实施例包括压缩服装(compression garment)下的组织部位和脚上的骶骨伤口。
概述
关于现有减压治疗设备和系统的问题通过在此描述的图示性实施方式的系统、仪器和方法来解决。根据图示性实施方式,用于将减压施加到患者身上的受限进入位置处的组织部位的减压治疗系统包括:减压源、用于靠近组织部位放置和可操作成将减压分配到组织部位的治疗歧管、以及用于放置在组织部位上方且可操作成在组织部位上方形成气动密封的密封构件。减压治疗系统还包括减压桥,该减压桥包含:可操作成将减压转移到治疗歧管的传送歧管、至少部分地围住传送歧管且具有面向患者侧的封装外壳、靠近减压桥的一端形成的减压接口部位。减压治疗系统还包括潮湿去除设备(moisture-removing device)。
根据另一个图示性实施方式,用于将减压从远距离部位传送到减压敷料的减压桥包括可操作成转移减压的传送歧管和至少部分地围住传送歧管且具有面向患者侧的封装外壳。减压接口部位靠近减压桥的第二端形成。封装外壳具有在封装外壳的面向患者侧上形成的第二孔。减压桥还包括处在封装外壳的至少一部分上的潮湿去除设备。
根据另一个图示性实施方式,用于将减压传送到受限进入位置处的组织部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近伤口布置第一歧管且在第一歧管上方布置密封构件。密封构件具有第一孔。用于将减压传送到组织部位的方法还包括:提供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减压桥。减压桥具有接近第一端的第二孔、潮湿去除设备以及第二歧管。用于将减压传送到组织部位的方法还包括:将减压接口耦合到减压桥的第二端;将减压桥的第一端布置在密封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上方,且使第二孔大体上与第一孔对齐。第一歧管可以用具有面向患者侧的封装外壳至少部分地封装。用于将减压传送到组织部位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将减压源流体地耦合到减压接口。
根据另一个图示性实施方式,减压治疗成套工具包括减压桥、减压接口、减压传送管道、歧管单元以及穿孔的密封片材。歧管单元具有多个预先形成的治疗歧管。穿孔的密封片材可操作成被撕成密封构件和多个固定带。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各项中所述的减压治疗系统、减压桥、用于将减压传送到受限进入位置处的组织部位的方法、以及减压治疗成套工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希特许有限公司,未经凯希特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10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洗导管
- 下一篇:水媒等离子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