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70629.8 | 申请日: | 2014-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6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罗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瑾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66;A61P31/0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瘰疬 外用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属于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瘰疬的发病部分多数患者是在颈部,是一种慢性的化脓性疾病,因局部表现桔核累累的串珠,因形状而称为瘰疬,本病好发于颈部及耳后,起病缓慢,初起时桔核如豆,不红不痛,逐渐增大串生,成脓时皮色暗红,淡后脓水清稀,每夹取絮样物质,往往此愈彼溃,形成窦通;现代医学称为颈部淋巴桔核,祖国医学认为该病病机多系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横逆侮土、脾气健运、痰浊内生结于颈项而成,此病日久郁而化热、热盛腐烂血肉而成脓,痰火凝集而成此病。中医在辩正治疗中多采用化毒散结,但效果往往不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连翘10-12、橘络20-25、夏枯草3-5、威灵仙3-4、茯苓2-4、金银花10-15、蒲公英3-5、木通2-4、当归4-6、川贝母3-5、陈皮2-4、薄荷1-3、昆布2-4、马齿苋4-6、没药3-5、石榴皮2-4、王不留行2-3、算盘子根1-2、金刚藤1-2、白头翁3-5和虎掌草2-4。
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为:连翘11、橘络22、夏枯草4、威灵仙3.5、茯苓3、金银花12、蒲公英4、木通3、当归5、川贝母4、陈皮3、薄荷2、昆布3、马齿苋5、没药4、石榴皮3、王不留行2.5、算盘子根1.5、金刚藤1.5、白头翁4和虎掌草3。
算盘子根为大戟科植物算盘子的根,具有清热利湿、活血解毒等功效;白头翁为毛茛科植物,多年生草本;金刚藤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葜的根茎,有祛风,活血,解毒的功效;虎掌草是一种双子叶药毛茛科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舒筋的功效。
用法: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于患处,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一般涂敷2-3个疗程即可治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外用中药具有化痰去瘀,软坚散结,活血通络,兼以清热解毒的功效,对治疗瘰疬病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本发明具有疗程短、见效快、费用低的显著优点,有效率达99%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治疗瘰疬的外用中药,其组成原料的重量份(g)为:连翘11、橘络22、夏枯草4、威灵仙3.5、茯苓3、金银花12、蒲公英4、木通3、当归5、川贝母4、陈皮3、薄荷2、昆布3、马齿苋5、没药4、石榴皮3、王不留行2.5、算盘子根1.5、金刚藤1.5、白头翁4和虎掌草3。用3倍量陈醋浸泡10天,取液即可。
用法: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于患处,每日一次,10天为一疗程,一般涂敷2-3个疗程即可治愈。
典型病例:
病例1:黄某,男,48岁,颈部患有瘰疬,颈部核块如黄豆大小,有数个,皮色不变,质稍硬,表面光滑,不热不痛,推之能活动,涂敷几种西药治疗无效,后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每日一次,涂敷一周后,核块明显变小,继续涂敷两个疗程后,治愈,无瘰疬,至今未复发。
病例2:苏某,男,59岁,颈部长有三处瘰疬,核块渐增大,与表皮粘连,推之不能活动,有疼痛感,随后液化成脓,按之复指,舌苔薄黄,脉弦数,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每日一次,涂敷三个疗程后,核块消失,治愈,皮肤无疤痕。
病例3:周某,女,49岁,颈部长有一处瘰疬,前期有核块,皮色不变,推之可活动,后期结核溃破,脓水清稀,伴有低热盗汗、咳嗽等症状,舌红少苔,脉细数,涂敷本发明的外用中药,每日一次,涂敷一个疗程后,结核脓包变小,皮肤慢慢愈合,继续涂敷两个疗程后,痊愈,皮肤光滑如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瑾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瑾翔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706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多汗症的中药组合物
- 下一篇:一种补气养血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