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压制型普洱茶的增香配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9400.2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9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陈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智辉 |
主分类号: | A23F3/40 | 分类号: | A23F3/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32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压制 普洱茶 配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制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产压制型普洱茶的增香配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普洱茶产品从产品形态分为压制型茶与散茶型,压制茶更适合长期存放和运输,压制茶经长久存放,风味更醇和,为人们所追捧和收藏;从工艺分则有生茶与熟茶之分,风味各有所长。但普洱茶毕竞只是茶叶,香气微弱,陈年藏存后亦只是产生少许发酵香味,风味单薄而珍贵,正因其风味单薄而轻微,又容不得绝大部份的其它风味物质的加入而被“喧宾夺主”;
陈皮的香味与普洱茶能很好地相融合,使普洱茶更显醇香厚实,但目前工艺水平所制的陈皮香气仍不较浓,陈皮用量稍加大又会产生较重的苦味,这是一个矛盾;
沉香是一种高贵的香料,亦能与普洱茶相融合产生醇和高贵的香气,但沉香资源珍稀,价格昂贵,不适宜用于大量生产普洱茶制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从以下方面进行突破:
(1)从陈皮的炮制方法上突破,利用白酒处理晒干的柑皮,并经保温闷制、100℃3min汽蒸,再经日晒、30-33℃恒温保存45天,使陈皮内含成份产生包括酯化等一系列复杂反应,陈皮产生极浓郁的陈皮香味,且苦味减轻,这样,加入少量于普洱茶中,香气够浓而苦味极微,达到理想的效果;
(2)本发明人发现莞香叶含有沉香气味的物质基础,但必须设法将其形成香气,本发明采用上述炮制陈皮的近似方法,并经微波炉高温加热,能使莞香叶产生明显的沉香气味,以此代替稀贵的沉香,能赋予普洱茶高贵醇和的香气风格及甘鲜美味;
(3)以上述制得的陈皮和莞香叶混合制得增香配料,按4-8:100的比例与压制普洱茶前蒸好的茶叶混合后压制成普洱茶,再按普洱茶常规工艺制成压制型普洱茶产品,产品经1年以上存放后饮用(增香配料与普洱茶叶在存放过程中进一步醇香化,且随存放时间的增加醇香效果更好),具有非常特出的混合香气味和醇和甘美的口感滋味,与现有的各种陈皮普洱茶、沉香普洱茶都有明显的不同,更具特色,其香气风味是意想不到的好,并有行气消滞、愉悦身心、安神、除湿减肥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生产压制型普洱茶的增香配料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广东新会柑果鲜皮10kg晒干,装入60目过滤袋中,扎口,放入52度(V/V)的白酒中浸泡3秒钟,取出,放入密封容器中,恒温38-42℃1小时进行闷制,取出放入蒸笼用100℃蒸3min,取出晒干,放入密封容器中,32-35℃恒温保存45天,用粉碎机粉碎成20-40目的粗粉末;
(2)将6kg干燥的莞香树叶装入60目过滤袋中,扎口,放入52度(V/V)的白酒中浸泡2秒钟,取出,放入密封容器中,恒温38-42℃2小时,取出放入蒸笼用100℃蒸5min,取出晒干,用微波炉加热至产生明显的沉香气味后,取出,粉碎成10-20目的粗粉末;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混合均匀,制得增香配料;
(4)将步骤(3)所得与压制普洱茶前蒸好的茶叶按4-8:100的比例混合后按所需形状压制成各种压制型普洱茶,再按普洱茶常规工艺制成普洱茶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生产压制型普洱茶的增香配料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广东新会柑果鲜皮10kg晒干,装入60目过滤袋中,扎口,放入52度(V/V)的白酒中浸泡3秒钟,取出,放入密封容器中,恒温38℃1小时进行闷制,取出放入蒸笼用100℃蒸3min,取出晒干,放入密封容器中, 35℃恒温保存45天,用粉碎机粉碎成20-40目的粗粉末;
(2)将6kg干燥的莞香树叶装入60目过滤袋中,扎口,放入52度(V/V)的白酒中浸泡2秒钟,取出,放入密封容器中,恒温38℃2小时,取出放入蒸笼用100℃蒸5min,取出晒干,用微波炉加热至产生明显的沉香气味后,取出,粉碎成10-20目的粗粉末;
(3)将步骤(1)和步骤(2)所得混合均匀,制得增香配料;
(4)将步骤(3)所得与压制普洱茶前蒸好的茶叶按8:100的比例混合后压制成砖形茶砖,再按普洱茶常规工艺制成普洱茶产品。
实施例2:
一种生产压制型普洱茶的增香配料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智辉,未经陈智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94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废旧反光膜制备金属铝-炭复合纳滤膜的工艺方法
- 下一篇:皮革的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