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摩托车二次补气阀及电喇叭安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6968.9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5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成;李宝宝;刘侃;宋仕勇;文元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建设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3/00 | 分类号: | B62J3/00;B62J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7 | 代理人: | 王玉芝 |
地址: | 40005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二次 气阀 电喇叭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摩托车电器原件的安装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二次补气阀与电喇叭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二次补气阀和电喇叭的安装通常需要分别独立设计二次补气阀支承和电喇叭支承,通过这两个支承件将二次补气阀和电喇叭装配在车架的适当位置上。但JS150-31型摩托车的设计风格为都市跑车,其发动机为水冷四气门发动机,发动机上设置有冷凝器。由于受冷凝器及车架造型本身的限制,二次补气阀和电喇叭在车架上的装配空间很小。如果设置两个支承件,则会由于装配空间不足,使二次补气阀支承和电喇叭支承无法与车架焊接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二次补气阀和电喇叭在车架上的装配空间很小,无法通过独立设计的二次补气阀支承和电喇叭支承进行装配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二次补气阀及电喇叭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合理利用了摩托车车架的有限装配空间,二次补气阀和电喇叭通过一个支承件就可以同时将装配在车架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摩托车二次补气阀及电喇叭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电喇叭和二次补气阀,所述电喇叭和二次补气阀固定安装在支承件上,支承件固定安装在车架的立管加强板上。
进一步,所述支承件,包括:
支承本体,其一侧边上设置有凹槽,在该支承本体上、凹槽的两侧设置有螺栓孔I;
折弯部,其设置在支承本体上、与凹槽相对的一侧,包括折弯部I和折弯部II,所述折弯部I和折弯部II分别向相反的方向弯折;所述折弯部I的边缘设置有翻边I;折弯部II上设置有螺栓孔II。
进一步,所述折弯部I呈矩形,翻边I垂直于折弯部I;折弯部II为直角梯形,其斜边设置有翻边II。翻边I可以将支承件牢固的焊接在立管加强板上;翻边II可以对电喇叭的安装部进行限位,防止安装的过程中电喇叭与螺栓同时旋转。
进一步,所述支承本体与折弯部I以及折弯部II为一体成型。结构简单、强度高、易加工。
进一步,所述电喇叭和二次补气阀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支承件上。
进一步,所述支承件焊接在车架的立管加强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本发明的摩托车二次补气阀及电喇叭安装结构通过一个支承件就可以将二次补气阀和电喇叭同时装配在车架的立管加强板上,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充分、合理的利用了车架有限的装配空间,装配完成后的二次补气阀和电喇叭布局合理、美观,同时减少了零部件数量,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支承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左视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1.电喇叭2.支承件;21.支承本体;211.凹槽;212.螺栓孔I;
22.折弯部I;23.折弯部II;231.螺栓孔II;24.翻边I;25.翻边II;
3.立管加强板;4.二次补气阀;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摩托车二次补气阀及电喇叭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在车架上的电喇叭1和二次补气阀4,所述电喇叭1和二次补气阀4固定安装在支承件2上,支承件2固定安装在车架的立管加强板3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喇叭1和二次补气阀4通过螺栓5固定安装在支承件2上;支承件2焊接在车架的立管加强板3上。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支承件2包括支承本体21,其一侧边上设置有凹槽211,在该支承本体21上、凹槽211的两侧设置有螺栓孔I212;所述凹槽211和螺栓孔I212用于对二次补气阀4进行限位和固定。
所述支承件还包括折弯部,其设置在支承本体21上、与凹槽211相对的一侧,包括折弯部I22和折弯部II23,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折弯部I22和折弯部II23分别向相反的方向弯折,并大致垂直于支承本体21;所述折弯部I22的边缘设置有翻边I24,用于将支承件焊接在车架上;如图3所示,折弯部II23上设置有螺栓孔II231,电喇叭1通过该螺栓孔II231和螺栓5安装在支承件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建设机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建设机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69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摄影全站仪及其森林计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函数曲线跟随电阻修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