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中耳炎的茶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66422.3 申请日: 2014-06-16
公开(公告)号: CN104095118A 公开(公告)日: 2014-10-15
发明(设计)人: 胡安然 申请(专利权)人: 胡安然
主分类号: A23F3/34 分类号: A23F3/34;A61K36/8969;A61K36/8984;A61K47/40;A61P27/1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1316 江苏省南京市***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防治 中耳炎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药食同源类配方食品技术领域,将现代生物科技研究成果、现代营养学理论及“药食同源之中药”的传统中医精髓理论相结合,是一种防治中耳炎的茶。

背景技术

 中耳炎是中耳鼓室粘膜的炎症;多由细菌感染引起,中医称此病为“耳脓”、“耳疳”,认为是因肝胆湿热(火)邪气盛行引起,是累及中耳( 包括咽鼓管鼓室 鼓窦及乳突气房 )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绝,大多数为非特异性安排炎症,常发生于8岁以下儿童,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也有发生,它经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慢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鼓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急性中耳炎未能及时治疗,或病情较重,也可能形成慢性中耳炎,中耳炎的病因: 1.急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由咽鼓管途径感染,感冒后咽部、鼻部的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咽口及管腔黏膜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发生障碍,引起中耳炎,常见的致病菌主要是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2.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如果两侧鼻孔都捏住用力擤,则压力迫使鼻涕向鼻后孔挤出,到达咽鼓管,引发中耳炎,3.游泳时应避免将水咽入口中,以免水通过鼻咽部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外伤所致的鼓膜穿孔,禁止滴任何水样液体,以免影响创口的愈合。可用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以免感染诱发中耳炎,4.如果婴幼儿仰卧位吃奶,由于幼儿的咽鼓管比较平直,且管腔较短,内径较宽,奶汁可经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5.吸烟包括吸二手烟,也会引起中耳炎;吸烟可引起全身性的动脉硬化,尤其是香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血液黏度增加,给内耳供应血液的微动脉发生硬化,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严重影响听力,6.长时间用耳机听摇滚类的大分贝的音乐,如果时间较长的话,也容易引起慢性中耳炎;

“药食同源”是中华原创医学之中对人类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这是中华原创医学选择食品最主要的标准,这个标准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的,中医历来强调“药疗不如茶疗”,茶疗成为现代人追求返璞归真、健康饮食的最佳选择,现代营养学和药理学研究已经证实,药食两用中草药中所含有活性多糖类、皂苷类、酚类等生理活性成分对机体生理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以食物为药物具有以下几大突出的优点:一、长期使用药物治病往往会产生各种副作用和依赖性,而且还可能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影响,而食疗相对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二、茶疗使用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价格低廉,让我们在日常用餐中便可达到调理的目的,这是昂贵的医药费所无法比拟的;三、茶物为药还具有无痛苦的优点,让人们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祛除病痛,避免了打针、吃药,甚至手术之苦;

本人把“药食同源”与“新资源食品”的中药完美结合,将饮食与养生有机结合,以调理预防抵御肿瘤,本发明属于药食同源及新资源类配方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适用于中耳炎患者食用的茶,在继承中医精髓理论治病方法上,根据中耳炎体质特征,添加金银花、蒲公英、甘草、马齿苋、茯苓、白芷、鱼腥草、黄精、薄荷、菊花等多种药食同源食材的提取物,具有集食疗、预防、调理三重功效于一体的独特优势。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继承中医精髓理论治病方法上,采用 “药食同源之中药”复方的茶,具有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特点,且人们容易接受的一种防治中耳炎的茶。

发明内容 

   1,实现本发明目的一种防治中耳炎的茶其包括以重量计的下列组分:薏苡仁900g-1100g、茯苓900g-1100g、金银花900g-1100g蒲公英900g-1100g、甘草900g-1100g、马齿苋900g-1100g、白芷900g-1100g、鱼腥草900g-1100g、薄荷900g-1100g、黄精900g-1100g、菊花700g-900g;

上述所包括以重量计的各组分还可以为:薏苡仁900g-1100g、茯苓900g-1100g、金银花900g-1100g、蒲公英900g-1100g、甘草900g-1100g、马齿苋900g-1100g、白芷900g-1100g、鱼腥草900g-1100g、薄荷900g-1100g、黄精900g-1100g、菊花700g-900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安然,未经胡安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64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