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线缆长度测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65881.X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4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雷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鸣 |
主分类号: | G01B7/02 | 分类号: | G01B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线缆 长度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线缆长度的测量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脉冲计数测线缆长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通信线缆进行测试的仪器一般采用的是脉冲反射法。脉冲反射法使用窄脉冲作为发射的测试信号,该信号在电缆中传播,当遇到阻抗不连续点时脉冲信号被反射回发送端。在信号发送端测量出发射和被反射回来的脉冲的叠加部分包括多少个标准脉冲,就可以计算得到发射和反射回来的脉冲信号的时间差,再根据脉冲在线缆中的传输速度就可以计算出障碍点线缆的长度。然而该方法对脉冲波形的质量要求较高,一般在脉冲
叠加部分是由高电平渐变为低电平,因此我们在采用该方法测量时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通过计算脉冲的个数来测量线缆长度的方法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线缆长度测量方法,该新型线缆长度测量方法通过计算脉冲的个数来测量线缆长度以减少测量误差,提高准确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线缆长度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A.设置脉冲个数与被测线缆长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存储于中央处理模块;
B.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发送一基准脉冲至所述被测线缆及脉冲差生成模块,同时启动脉冲计数模块开始计数;
C.发送至所述被测线缆的所述基准脉冲经第一处理模块处理后生成一电容效应脉冲并发送至脉冲差生成模块;
D.所述脉冲差生成模块将所述基准脉冲与所述电容效应脉冲进行比较以得到脉冲差,同时所述脉冲计数模块停止计数;
E.所述脉冲计数模块计数所述脉冲差的脉冲个数并将所述脉冲个数发送至所述中央处理模块;
F.所述中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脉冲个数和被测线缆长度之间的对应关系计算出所述被测线缆的长度。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步骤B包括以下分步骤:
B1.所述中央处理模块发送一基准脉冲至所述被测线缆及脉冲差生成模块;
B2.同时启动时钟发生器;
B3.同时脉冲计数器开始计数。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步骤D包括以下分步骤:
D1.所述脉冲差生成模块将所述基准脉冲与所述电容效应脉冲进行比较以得到脉冲差;
D2.同时停止时钟发生器;
D3.同时脉冲计数器停止计数并将计数结果储存于数据锁存器。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脉冲计数模块包括时钟发生器、脉冲计数器和数据锁存器,所述时钟发生器和数据锁存器分别与所述脉冲计数器相互连接;所述时钟发生器,用于产生时钟信息,所述脉冲计数器,用于接收所述时钟发生器产生的时钟信息并计数脉冲差的脉冲个数,所述数据锁存器,用于存储所述脉冲计数器计数结果。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电子开关U3和U4,且所述电子开关U3的一引脚连接至所述脉冲计数模块,所述电子开关U4的一引脚接地。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脉冲差生成模块为一与非门。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中央处理模块采用单片机控制,包括单片机 U1和工作脉冲电路,所述工作脉冲电路,用于产生工作脉冲以供单片机U1工作使用,单片机U1产生一基准脉冲经其引脚CNT-CLR向外发送。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脉冲计数模块与所述中央处理模块之间采用 I2C 总线协议进行通信。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被测线缆为同轴线缆、电话线、网线或其它的金属电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新型线缆长度测量方法,在测量被测线缆时,将被测线缆连接于第一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发送一基准脉冲至脉冲差生成模块和第一处理模块,第一处理模块对基准脉冲进行处理以得到一电容效应脉冲,之后,脉冲差生成模块将基准脉冲与电容效应脉冲进行比较以得到脉冲差,脉冲计数模块计数脉冲差的脉冲个数并将其发送至中央处理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将会根据脉冲差的脉冲个数及其内所存储的脉冲个数与线缆长度的对应关系计算出被测线缆的长度;即,该方法通过计数脉冲差的脉冲个数实现了线缆长度的测量,减少了测量误差,提高了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新型线缆长度测量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图1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脉冲计数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新型线缆长度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各部件名称如下:
10—中央处理模块;
11—第一处理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鸣,未经雷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58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