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肺心病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5570.3 | 申请日: | 2014-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2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史锁芳;刘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8 | 分类号: | A61K36/8968;A61P11/00;A61P9/00;A61K33/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邱兴天 |
地址: | 21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肺心病 复方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肺心病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或(和)肥厚,伴或不伴右心功能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是慢性肺心病发病机制的中心环节和先决条件,而缺氧是肺动脉高压形成的重要机制,同时在多种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的参与下,与剪切力、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通过单独或相互作用引起肺血管重构而导致。我国肺心病的患病率约为4%,占住院心脏病患者的38.5%~46%,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本病反复急性发作,随肺功能的损害病情逐渐加重,多数预后不良,病死率约在10%-15%左右。肺心病具有发病机理复杂、临床表现危重、治疗需要多方面综合进行且较为困难及死亡率高等特点。如果治疗不全面不及时,病情将持续进展,后期可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增加病死率。
目前西医治疗慢性肺心病主要是控制呼吸道感染,通畅呼吸道、改善呼吸功能,纠正呼衰、心衰等。临床常用支气管扩张剂(包括茶碱类、β-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物),配合氧疗、抗生素、激素及辅助通气等对症处理,伴心力衰竭时适当应用强心、利尿、血管扩张剂。但西药副作用明显,长期反复应用抗菌素易出现耐药、二重感染,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胃肠功能紊乱;激素的副作用大,易引起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甚至消化道出血等。常规机械通气易引起容积伤和通气机肺炎,而NPPV易发生胃胀气,病情重者难以耐受;易于发生面罩破裂或人机对抗,甚至呼吸衰竭突然恶化。利尿剂易致低钾、低氯性碱中毒,还可使痰黏稠不易咯出,使血液浓缩,增加循环阻力。肺心病患者由于缺氧及感染,使心肌对洋地黄类药物耐受性降低,易于造成洋地黄中毒。扩血管药物在扩张肺动脉的同时也扩张肺静脉,易造成体循环血压下降,反射性产生心率增快、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等反应。
中医治疗本病多据证进行辨证论治,如咳嗽痰多、胸闷气喘甚者,选用苏子降气汤治疗;若浮肿明显者,选用真武汤、五苓散治疗;痰热明显者,选用桑白皮汤治疗;以气短,动则喘甚者,选用平喘固本汤治疗等。临床上肺心病患者往往虚实夹杂、阴阳两虚,病变常与心、肺、脾、肾多脏相关,运用单纯健脾化痰、利水消肿,或补肺益肾等疗效欠佳。病变后期常可见气阴两虚、气虚及阳,由肺及心,由脾及肾,肺肾两虚,心肾不足等复杂表现。因此,目前中医疗法仍缺乏防治本病的有效方药。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肺心病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有疗效好、无副作用等特点。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用于治疗肺心病的复方药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有一目的是提供上述用于治疗肺心病的复方药物的应用。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治疗肺心病的复方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党参15~120份、麦冬10~50份、五味子20~120份、山药20~150份、熟地20~150份、生黄芪20~150份、炒白术10~90份、炒枳壳10~90份、茯苓10~90份、补骨脂10~60份、紫石英30~100份、丹参10~120份。
所述的用于治疗肺心病的复方药物,优选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组成:党参30份、麦冬10份、五味子30份、山药30份、熟地50份、生黄芪50份、炒白术10份、炒枳壳10份、茯苓10份、补骨脂10份、紫石英30份、丹参15份。
一种制备所述的用于治疗肺心病的复方药物的方法,加入相当于配方药物总重量5~15倍重量的水,浸泡10~60分钟,煎煮1~4次,每次1~3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适量,直管式高速离心机离心,再加水至规定量,分装,灭菌,获得液体的药物。
一种制备所述的用于治疗肺心病的复方药物的方法,加入相当于配方药物总重量5~15倍重量的水,浸泡10~60分钟,煎煮1~4次,每次1~3h,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25的浸膏,再加乙醇至含醇量为50%~70%,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回收乙醇并继续浓缩至相对密度1.25~1.35的稠膏,加入药用辅料混合后再制备成颗粒剂、片剂、胶囊或丸剂。
本发明的中药复方药物经过多年临床验证,具有益气养心、补肾纳气的功效。主治处于缓解期表现气喘气短,动则为甚,神疲乏力,舌暗红舌苔薄,脉沉细等的肺心病患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医院,未经江苏省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55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刺五加隔年种子催芽及秋季实生育苗方法
- 下一篇:一种包心鱼丸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