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喷墨打印用蓝色油墨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64237.0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4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刚;朱海翔;陈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D11/322 | 分类号: | C09D11/322;C09D11/3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5 | 代理人: | 宁芝华 |
地址: | 20120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喷墨 打印 蓝色 油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陶瓷喷墨打印用蓝色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陶瓷喷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喷墨打印技术(Ink-jet printing technology)是20世纪70年代末成功开发的一项非接触式的数字印刷技术(Digital printing technology)。它将油墨通过打印机喷头上的喷嘴喷射到坯釉的表面,从而实现了非接触、高速度、低噪音的单色和彩色的文字以及图像的印刷。在此基础上,将特殊的粉体制备成油墨,通过计算机软件的控制,并利用特制的打印机将配置好的油墨直接打印到陶瓷的坯体上进行表面装饰。陶瓷喷墨打印技术(Ceramic inkjet printing technology)能够实现产品个性化设计与制造,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同时,有利于实现多种图案小批量的陶瓷制品生产,特别适合于设计复杂的图案,提高陶瓷产品装饰效果。因此该技术的广泛应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被称为陶瓷装饰技术的又一场革命。
喷墨打印技术在陶瓷的应用关键在于陶瓷油墨的制备,陶瓷油墨是由颜料、溶剂、分散剂及其它助剂所组成。通常要求颜料的粒径小于1μm,粒度分布要窄,如果采用固相法制备的颜料,经球磨后,虽然颜料的粒度能达到要求(粒度<1μm),但颜料经过球磨(粒度<1μm)后,其颜色会变得很淡,达不到装饰的效果。因此,如果采用一种新的制备技术能够直接得到粒度在1μm以下颜料,即可以省去长时间的球磨工艺过程、同时又可以使颜料具有很好的发色效果,对工业生产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在国内尚未有比较成熟的陶瓷喷墨油墨的相关产品被广泛应用的报道,我国陶瓷企业所用的喷墨油墨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因此,开发出一种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好和打印性能优异的陶瓷喷墨打印蓝色油墨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喷墨打印用蓝色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的油墨与现有技术相比色度更为均匀,悬浮性和着色力高、高温稳定性好、发色鲜艳装饰效果好,并且解决了采用固相法制备的颜料,由于经过长时间球磨(粒度<1μm)后,其颜色变得很淡,达不到装饰效果的难题。本发明制备的陶瓷喷墨打印用蓝色油墨不仅制备方法简单、高效,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而且具有良好的喷墨打印性能、油墨品质稳定性强、可长时间保存。
本发明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陶瓷喷墨打印用蓝色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所述陶瓷喷墨打印用蓝色油墨含有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蓝色颜料25~45%,溶剂50~60%,分散剂1.0~4.5%,消泡剂0.2~0.5%,流平剂0.2~0.5%,防沉剂0.1~0.2%;蓝色颜料制备:蓝色颜料采用Co(NO3)2·6H2O、Al(NO3)3·9H2O、柠檬酸和丙三醇为原料混合,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经自蔓延燃烧和高温煅烧,制得蓝色颜料;油墨制备:将蓝色颜料与溶剂、分散剂、消泡剂和防沉剂按照质量百分比混合,分散均匀,使颜料充分润湿,将分散好的物料球磨,控制颜料的平均粒径为200~300nm,最大粒径小于600nm,得色浆;向色浆中加入流平剂和防沉剂,用孔径为0.65μm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过滤,得陶瓷喷墨打印用蓝色油墨。
所述蓝色颜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用去离子水配制浓度为0.5mol/LCo(NO3)2·6H2O和1mol/L Al(NO3)3·9H2O,按柠檬酸与Co2+、Al3+离子总摩尔比为1:1称取柠檬酸,按柠檬酸/丙三醇摩尔比1:(1~5)量取丙三醇;
B)Co2+、Al3+离子溶液升温至70℃,搅拌下,逐滴加入柠檬酸溶液,再加入丙三醇,搅拌2~3h,加入氨水调节pH值约为6.5;
C)将上述配好的溶液于85℃水浴中缓慢蒸发,得紫红色透明溶胶,继续搅拌形成凝胶,将凝胶在100℃下烘干成干凝胶;
D)将干凝胶放在电炉上300℃条件下加热,干凝胶自动蔓延燃烧生成黑色的疏松粉末;
E)将燃烧后的粉末放入高温炉中,从室温加热到900~1250℃保温1h,即得纳米蓝色颜料。
所述溶剂为醇类溶剂、酯类溶剂或芳香烃类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未经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42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