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纹副可调速永磁联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62618.5 | 申请日: | 2014-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9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立;邰志恒;杨健;万里瑞;李延民;李峰;马胜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K51/00 | 分类号: | H02K5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王金 |
地址: | 450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纹 调速 永磁 联轴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永磁联轴器。
背景技术
永磁联轴器是一种扭矩传递设备,最早应用于海军舰艇,是一项革命性的新技术。
永磁联轴器的原理是通过铜/铝导体和永磁体之间的气隙实现由电动机到负载的转矩传输,其主要结构为:磁转子组件,由若干稀土永磁体组成,连接于负载侧;铜/铝导体转子组件,连接于电机侧。
永磁联轴器可广泛应用于发电、冶金、石化、水处理、采矿与水泥、纸浆及造纸、暖通空调、海运、灌溉等行业节能。在上述行业,应用类型为泵、风机、离心负载、散货处理、输送带及其它机械装置,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永磁联轴器通过对负载的转速调整,实现高效节能;实际应用数据表明,在转速不变的情况下,即可降低电机电流5-10%;永磁联轴器可实现软启动,解决堵转等问题;还能够消除系统振动,延长系统设备寿命,提高可靠性;永磁联轴器适应于各种严酷工作环境:电网电压波动较大、谐波含量较高、易燃、易爆、潮湿、粉尘含量高等场所; 6. 不产生谐波, 不受电网电压波动影响。
永磁联轴器具有可靠、低维护的特点,无需外接电源即可工作;可在高温、低温、潮湿;肮脏、易燃易爆、电压不稳及雷电等各种恶劣环境下工作,能够大幅减轻系统振动;永磁联轴器安装方便,安装时无需激光校准;无需增加空调、防尘等其它设施。
目前调速型永磁联轴器具有如下缺点:
1.目前的调速型永磁联轴器都有两个永磁盘,两个永磁盘之间要通过联动装置联动,这样必须增大永磁盘的直径,才能给联动装置留出空间。此外,永磁盘内部联动装置结构复杂,成本提高。
2.联动装置随永磁盘一起高速旋转,增大偏心的可能性,且使联轴器振动增加。
3.两个永磁盘上装有永磁体,两盘上永磁体之间相互有磁力作用,对接下来的调节有不利影响。
4.调节时,通过调速机构带动一侧的永磁盘,此永磁盘通过联动装置带动另一永磁盘移动,这种调节方式不可靠。
5.调速机构必须安装在中心轴上,且必须在联轴器左侧或右侧,这样增加了轴向长度,增大了联轴器偏心的可能性。
6.调速机构采用的是凸轮机构,且运动轨迹为空间曲线,外接驱动装置对轴向偏移不易补偿。
7.目前这种类型的联轴器只适用于大中功率的场合,不适用于小功率的场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体积小、结构紧凑、振动小、轴向偏移容易补偿、便于安装的螺纹副可调速永磁联轴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螺纹副可调速永磁联轴器包括动力输入轴、主动轴、左套筒、右套筒、左控制盘、右控制盘、承磁盘、力矩传递轴、从动轴、平行四边形四杆机构和动力输出轴;
动力输入轴通过第一联轴结构与主动轴传动连接,左套筒固定套设在主动轴上,左套筒中部安装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上安装有所述左控制盘;左套筒右端径向凸起设有左安装盘,左安装盘的右端面上安装有左铜环;
所述承磁盘固定连接在从动轴左端并与从动轴同轴线设置;从动轴与主动轴同轴线设置,且承磁盘与主动轴之间设有间隙;承磁盘的盘面上沿周向均匀分布有多个永磁体;所述多个永磁体组成环形并与左铜环对应间隔设置;
所述从动轴上同轴套设有右套筒,右套筒的内孔直径大于从动轴的外径,右套筒中部安装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上安装有所述右控制盘;右套筒左端径向凸起设有右安装盘;
左、右安装盘之间连接有所述力矩传递轴,左、右控制盘顶部之间连接有平行四边形四杆机构,左、右控制盘底部之间连接有调速机构;
所述从动轴通过第二联轴结构与所述动力输出轴相连接。
所述调速机构包括连接在左、右控制盘底部之间的平行四边形四杆机构以及螺纹调速轴,该处平行四边形四杆机构包括连接在左控制盘的左安装板和连接在右控制盘上的右安装板;
左、右安装板结构相同,均包括板体、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板体上设有长孔,第一连接板一端滑动铰接在左安装板的长孔内,第二连接板的一端铰接在左安装板的板体上;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中部相铰接,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一调速轴与第三连接板的一端相铰接,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调速轴与第四连接板的另一端相铰接;
第三连接板的另一端滑动铰接在右安装板的长孔内,第四连接板的另一端铰接在右安装板上;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的中部相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626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