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燃的车顶棚面料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257516.4 申请日: 2014-06-06
公开(公告)号: CN104018293A 公开(公告)日: 2014-09-03
发明(设计)人: 魏亮;翁挺;吴涵;王奎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高新区夏远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4H1/4326 分类号: D04H1/4326;D04B1/16;D01F6/76;C08G79/04;C08J5/18;C08G69/28;B32B27/02;B32B27/28;B32B5/18;B32B33/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15040 浙江省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阻燃 车顶 面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燃的车顶棚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在稳步地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购买或准备购买汽车,方便工作、旅游等各种出行。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多,与汽车相关的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我们经常可以在报纸、网络等媒体上看到汽车自燃起火,或者交通事故后汽车着火燃烧的相关报道,为此,提高汽车抗火的安全性能就变得尤为重要。

目前,各大汽车制造商已经在涂料设计上以及车身骨架材料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例如,公开号为CN1970663的中国专利报道了一种耐刮擦纳米水性汽车涂料,公开号为CN103709855A的中国专利报道了耐腐蚀、耐磨型水性汽车涂料等;在油箱的防爆设计方面,公开号为CN201970857U的中国专利报道了汽车油箱防爆装置,公开号为CN102114768A的中国专利中报道了一种油箱防爆系统等。但是在汽车内饰的防火设计上,所投入的物资和精力还略显不够,汽车内饰在多数情况下紧紧作为一种装饰材料,而为更深地考虑去赋予它更多的性能。不仅如此,许多汽车内饰所用的材料甚至没有具体考虑其防火性能以及燃烧性能,以至于发生燃烧的时候,烧着的汽车内饰材料会黏附在人体皮肤上,造成更严重的烧伤烫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阻燃的车顶棚面料,其遇火炭化而不燃烧,更不会受热粘流黏附在皮肤上,并且阻燃效果良好;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聚合物面料的制备方法,该聚合物面料遇火炭化而不发生燃烧;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防水聚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该防水聚合物薄膜,不易发生燃烧,具有疏水的性质。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1)将双羟基脱氧安息香、无水三乙胺、4-二甲氨基吡啶和间三苯酚溶于二氯甲烷中,在-10~-5℃下搅拌,然后加入苯基二氯化磷的二氯甲烷溶液,将温度自然升至室温,在搅拌条件下反应20~40min,加入苯酚终止反应,水洗后利用冷正己烷沉淀得到聚合物,所述聚合物的分子量为150000-250000g/mol,所述双羟基脱氧安息香、间三苯酚、无水三乙胺、4-二甲氨基吡啶、苯基二氯化磷和苯酚的摩尔比为1∶0.01~0.05∶2.5~3∶0.005~0.01∶0.9~1.1∶0.5~1;

步骤a2)将所述聚合物溶于二氯甲烷中,得到质量浓度为10~15%的纺丝原液,然后以5℃正己烷为凝固剂,调整喷丝头拉伸率在-70~-60%之间进行湿纺,得到聚合物面料。

优选的,步骤a1)中双羟基脱氧安息香的二氯甲烷溶液的浓度为0.15~0.2mol/L,苯基二氯化磷的二氯甲烷溶液的浓度为0.15~0.2mol/L。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水聚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b1)将偶氮苯-4,4′-二甲酰氯、无水三乙胺、4-二甲氨基吡啶溶于二氯甲烷中,在-10~-5℃下搅拌,然后加入1,10-癸二胺的二氯甲烷溶液,将温度自然升至室温,在搅拌条件下反应20~40min,加入苯酚终止反应,水洗后用甲醇沉淀,得到防水聚合物,所得防水聚合物的分子量为100000-150000g/mol,所述偶氮苯-4,4′-二甲酰氯、无水三乙胺、4-二甲氨基吡啶、1,10-癸二胺和苯酚的摩尔比为1∶2.5~3∶0.005~0.01∶0.9~1.1∶0.5~1;

步骤b2)将所述防水聚合物溶解于质量浓度为98%的浓硫酸中,得到质量浓度为10~20%的溶液,将所述溶液倒入成膜池中,在功率为50W的紫外黑光灯照射下使浓硫酸自然吸水12~24h,然后利用100W的白炽灯照射12~24h,干燥后得到防水聚合物薄膜。

优选的,步骤b1)中1,10-癸二胺的二氯甲烷溶液的浓度为0.15~0.2mol/L。

优选的,所述偶氮苯-4,4′-二甲酰氯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在第一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对硝基苯甲酸、氢氧化钠和水,磁子搅拌,水浴加热缓慢升温至固体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溶液;

当温度达到50℃时,将葡萄糖溶液缓慢滴入所述混合溶液中,滴加完毕后向体系通气3小时得到浅棕色沉淀,抽滤后得到固体;

将所述固体溶于水中,用稀醋酸酸化至生成浅粉色沉淀,过滤,水洗后在105℃的烘箱中干燥,得到4,4′-偶氮苯二甲酸;

依次将所述偶氮苯-4,4′-二甲酸和氯化亚砜加入第二反应容器中,磁子搅拌,缓慢升温到80℃,回流反应4小时,得到偶氮苯-4,4′-二甲酰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高新区夏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高新区夏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75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