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焚烧再生有机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5556.5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3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7 |
发明(设计)人: | 陶俊;陶陶;徐继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市明月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B01J20/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省淮南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焚烧 再生 有机 废水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焚烧再生有机废水处理系统,更进一步地说,是以海泡石系为吸附剂,吸附有机废水中有机物,通过焚烧再生吸附剂实现吸附剂的循环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加,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淡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和水污染严重为特征的水危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有机废水如印染废水水质复杂、生化性差,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的有机物质,COD、色度高,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会通过饮水和食物链的传递威胁到人体健康。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处理有机废水对于保护我国的淡水资源和人们生活环境,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常用于有机废水处理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液相等离子体法。
物理法主要包括吸附和膜分离两种方式。但是物理法只是将有机废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了转移,并没有从根本上降解以达到消除污染物的目的,并且处理效率低,消耗材料量大导致成本高,很难推广使用。
化学法主要包括化学絮凝和化学氧化两种方法。化学混凝法是在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絮凝剂,与有机废水中的有机物质产生絮凝作用生成沉淀或产生悬浮,达到分离的目的。此方法比较经济有效,但是产生的沉淀污泥需进一步处理。化学氧化法是目前有机废水特别是印染废水脱色较为成熟的方法,利用含氧化物与染料发生化学反应,从而破坏染料的共轭体系和发色基团,形成分子质量较小的有机物或无机物而实现降解脱色的目的。常用的氧化剂有氯氧化剂、臭氧和Fenton试剂等。
生物法是运用自然界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来分解消耗有机废水中有机物,包括好氧菌系统的脱色作用和厌氧菌系统对偶氮染料脱色作用等。生物法具有处理的费用低,对环境污染少的特点。生物法虽然对于有机废水有一定的降级效果,但是实际中的有机废水毒性高,种类多,对温度和pH条件要求比较苛刻的微生物很难适应,并且处理的周期长、效率低、剩余污泥量大等问题,很难满足有机废水的处理要求。
液相等离子体技术特点是具有集高能电子、自由基和光、电、冲击波等多因素的协同作用的优势,表现为适用范围广、能耗低、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使水中大部分有害物质被降解。但由于有机物的挥发易燃特性,这种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易造成爆炸危险。
随着有机废水排放量的不断上升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及安全意识的不断加强,上述水处理的方法都不能满足人们对有机废水处理的要求。
如何实现安全、稳定高效的处理效果已成为有机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的当务之急。
海泡石为含水的纤维状镁硅酸盐矿物,具有0.36nm×1.06nm的蜂窝状的孔道,表现出很强的表面活性剂和良好的吸附性能,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天然纳米矿物材料。但颗粒极细,过滤较困难,从而使得吸附剂的再生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不能满足人们对有机废水处理的要求,本申请以印染废水处理为典型,扩展到一般有机废水的处理,提供一种焚烧再生有机废水处理系统,达成安全、高效、再生重复使用的目的。
一种焚烧再生有机废水处理系统,是以海泡石系为吸附剂,吸附有机废水中有机物,通过焚烧再生吸附剂实现吸附剂的循环的系统;包括吸附脱色系统以及与所述吸附脱色系统相连接的吸附剂浓缩系统和焚烧烟气净化系统,以及与所述吸附剂浓缩系统和焚烧烟气净化系统相连接的吸附剂制浆系统和焚烧再生系统组成。
所述吸附脱色系统由脱色沉降槽组成;
所述吸附剂浓缩系统由悬液分离器组成;
所述焚烧烟气净化系统由文丘里洗涤器组成;
所述吸附剂制浆系统由吸附剂制浆槽、吸附剂浆液泵组成;
所述焚烧再生系统由浓浆液泵、喷雾干燥塔、干燥旋风分离器、焚烧炉、焚烧旋风分离器组成。
应用本申请一种焚烧再生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a、吸附脱色
吸附剂与有机废水同一端加入脱色沉降槽走S形,吸附剂在脱色沉降槽中与有机废水混合接触,有机废水中有机物在吸附剂的强力吸附作用下,有机物被脱除,经沉降作用,清水排出;
b、吸附剂的浓缩
吸收接近饱和的吸附剂在脱色沉降槽的沉降部分被收集于吸附剂收集槽中,并被送往悬液分离器,悬液分离器的浓相送吸附剂的焚烧再生系统,悬液分离器稀相送吸附剂制浆系统;
c、吸附剂的焚烧再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市明月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市明月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55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