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Office阅卷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55070.1 | 申请日: | 2014-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0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Q50/20 | 分类号: | G06Q50/20;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12126 广东省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office 阅卷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Office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Office阅卷组件。
背景技术
Office阅卷系统主流的研究方案是通过引用Office相关组件,利用VBA技术提取Office文档信息和标准答案比较实现自动阅卷。但现有的阅卷方案普遍只针对单一系统开发,如果使用传统的阅卷方案,则多个系统的开发不可避免的出现重复编码,而且现有方案在录入答案信息时费时费力、容易出错。本方案将自动阅卷的操作封装为组件,通过中立性接口,灵活地结合应用程序,组成新软件实现不同需要的自动阅卷。组件内部不含任何界面和数据库操作,不同的阅卷系统可以使用不同风格的操作界面,也可以使用任何的一种数据库,在录入答案方面,可通过自动生成阅卷数据,并保存在数据库中,提高答案录入效率。
Office阅卷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两个比较大的缺点,一是没有将阅卷功能进行封装,使之能够被不同的应用程序调用,或者采用紧耦合方式,在封装阅卷功能的同时将界面和数据库操作也进行了封装。二是不能够根据样文(即教师完成的具有标准答案性质的Office文档)自动生成阅卷数据,而是通过界面手工输入标准答案,界面设计复杂、手工录入费时费力、容易出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Office阅卷组件设计方案,解决了现有没有将阅卷组件进行封装、不能够根据样文自动生成阅卷数据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生成系列化数据或检测点数据;
步骤2:将系列化数据或检测点数据转换为实体对象数据;
步骤3:打开文档,读取转换后的实体对象数据;
步骤4:根据实体对象数据信息,读取文档改卷点数据;
步骤5:如果提供的是检测点数据,则进行步骤6的生成标准答案操作,如果提供的是系列化数据,则进行步骤7的改卷操作;
步骤6:根据文档改卷点信息修改实体对象数据,再将实体对象数据转换为序列化数据作为标准答案返回,系统结束。
步骤7:将实体对象数据(即标准答案)和文档改卷点数据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认为操作正确,得分。
进一步,检测点数据、系列化数据的生成过程为:
步骤1:检验是否已存在系列化数据;
步骤2:存在序列化数据时,系列化数据转换为Item属性,根据Item属性和阅卷信息表数据动态生成界面,然后进行步骤5及之后的操作;
步骤3:不存在序列化数据时,如果不添加评分记录则系统结束,如果添加记录则进行步骤4及之后的操作;
步骤4:根据阅卷信息表数据动态生成界面;
步骤5;根据界面选择类型、输入信息点得分和相关参数;
步骤6:如果继续添加评分记录,则重复执行步骤4和步骤5,如果信息输入完成则进行步骤7及之后的操作;
步骤7:根据用户输入信息生成Item属性;
步骤8:将Item属性转换为检测点数据;
步骤9:调用组件打开样文生成带答案信息的系列化数据;
步骤10:对步骤9中的系列化数据,不测试得分时直接保存至数据库中作为标准答案;测试得分时,调用组件打开样文和空白文件分别返回得分,当评分结果不正确时,跳转至步骤5,当评分结果正确时,将数据保存至数据库中作为标准答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自动阅卷的操作封装为组件、同时实现根据样文自动生成阅卷数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Office阅卷组件的阅卷组件、应用程序、Office文档关系图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阅卷组件实体类图;
图3是本发明打分操作活动图;
图4是本发明考试系统阅卷数据库关系图;
图5是本发明自动生成阅卷信息程序截图;
图6是本发明标准答案生成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生成系列化数据或检测点数据;
步骤2:将系列化数据或检测点数据转换为实体对象数据;
步骤3:打开文档,读取转换后的实体对象数据;
步骤4:根据实体对象数据信息,读取文档改卷点数据;
步骤5:如果提供的是检测点数据,则进行步骤6的生成标准答案操作,如果提供的是系列化数据,则进行步骤7的改卷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50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