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动态轮廓模型的地面核磁共振反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2330.X | 申请日: | 2014-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08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富;叶金才;张法全;张海如;韦秦明;庞成;王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1V3/32 |
代理公司: |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5107 | 代理人: | 陈跃琳 |
地址: | 541004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动态 轮廓 模型 地面 核磁共振 反演 方法 | ||
1.基于动态轮廓模型的地面核磁共振反演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的地面核磁共振反演的动态轮廓模型,即
An=E ①
式中,A为核函数矩阵;n为待求解的含水量向量,MN为模型中含水层的微元数;E为地面核磁共振信号初始振幅值向量,
步骤2,初始化探测区域内的含水层数为L,各层的厚度和含水量值分别为HL=(h1,h2,...,hL)T和NL=(n1,n2,...,nL)T;最大迭代次数为Nmax;初始迭代次数为NI=0;反演精度阈值设定为θ;
步骤3,将当前一次迭代的各个子含水量垂直分布图划分为MN个微元,每个微元厚度为△h,并生成动态轮廓模型的核函数矩阵A;
步骤4,计算动态轮廓模型的下一代搜索路径,并将更新的搜索路径视为当前一次迭代的搜索路径;其中下一代搜索路径更新公式为
式中,hk和nk为本次迭代各层的厚度和含水量,hk+1和nk+1为下一次迭代各层的厚度和含水量;wh和wn分别为各层的厚度和含水量值的移动权重;△uk和△vk分别为各层的厚度和含水量值的移动方向向量;
上述△uk为各层厚度移动方向矩阵△u中的第k列,即△vk为各层含水量移动方向矩阵△v中的第k列,
式中,各层厚度移动方向矩阵△u中的元素△uij∈{x|-1,0,1},各层含水量移动方向矩阵△v中的元素△vij∈{x|-1,0,1},且每次迭代△u和△v均随机生成。
步骤5,计算动态轮廓模型的适应度函数,更新最优解;
适应度函数定义为:
fmin=||Ank+1-E0||2 ⑤
式中,A为核函数矩阵,nk+1为当前一代一个子含水量向量,E0为实测地面核磁共振信号中各个激发脉冲矩对应的初始振幅值;
计算当前一代中各个子含水量向量中的最优解;当前一代最优解中若含有层厚度为△h米的含水层时,则删除该层,并将其上一层的层厚度增加△h米,更新探测区域内的含水层数L=L-1;若是第一层层厚度为△h米时,则将其与第二层合并;
步骤6:判断迭代是否停止;如果迭代次数达到最大迭代次数Nmax,或者当前最优适应度函数值小于反演精度阈值θ,则停止迭代,反演结果为当前最优解;否则,返回步骤4,进行下一次迭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动态轮廓模型的地面核磁共振反演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4中,各层的厚度和含水量值的移动权重wh和wn采用变步长搜索,即
各层的厚度的移动权重wh为
wh=(1-NI/Nmax)△wh ⑥
式中,Nmax为最大迭代次数,NI为当前迭代次数,△wh为厚度的固定步长。
各层的含水量的移动权重wn为
wn=(1-NI/Nmax)△wn ⑦
式中,Nmax为最大迭代次数,NI为当前迭代次数,△wn为含水量的固定步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233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离系统
- 下一篇:动态车道线检测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