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膜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51211.2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472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小又一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AIC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G4/33 | 分类号: | H01G4/33;H01G4/2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钟晶,於毓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电容器,特别涉及带外部端子的薄膜电容器。
背景技术
带外部端子的薄膜电容器是薄膜电容器中将电容器元件容纳在外壳内、并用带外部端子的封口体对开口部进行封口的电容器。
薄膜电容器的电容器元件使用薄膜作为电介体,卷绕后通过金属喷镀法使锌、铜或铝等金属附着在弯卷的两个端面上,从而形成元件外部电极(以下称为金属喷镀电极)。
近年来,出于对环境的考虑,采用适合于节能化、高效率化的逆变器电路,由于该逆变器电路的使用电压高,因此对于电容器有采用薄膜电容器的倾向。特别是车载等移动体的用途中,耐湿性、耐振动性等使用条件是在宽温度范围内长期需要的。
因此,替代将引出端子的前端部分作为外部端子来使用,而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外壳的开口部设置封口体来改善耐湿性,此外通过在该封口体上设置外部端子,与引出端子连接来改善耐振动性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772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使用大电流的情况下,由于电容器大型化,因此电容器元件的重量变重。因此,在引出引线与电容器元件的金属喷镀电极的连接部分易受到应力,连接部分的连接电阻容易增加,易产生发热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在维持带外部端子的薄膜电容器的耐湿性和耐振动性的同时,消除在电容器元件的金属喷镀电极与引出端子的连接处产生的连接不良,并且能够使用大电流的薄膜电容器。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下述薄膜电容器。
(1)一种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具有:使用薄膜作为电介体并与电极一起层叠卷绕且在两个端面上设有金属喷镀电极的电容器元件、用于容纳该电容器元件的在一个端面具有开口部的有底筒状的外壳、对该外壳的开口部进行封口的封口体、在该封口体上设置的外部端子、以及连接该外部端子与所述金属喷镀电极之间的引出引线,以所述金属喷镀电极之间的方向为所述外壳的深度方向的方式将所述电容器元件容纳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引出引线中至少与所述外壳开口部侧的金属喷镀电极相连接的所述引出引线具有在长度方向上折回的折回部分。
(2)如(1)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将两个所述电容器元件重叠,进行并联电连接,并容纳在所述外壳内,分别与和所述电容器元件的相对侧相反一侧的所述金属喷镀电极相连接的所述引出引线被连接在外部端子处。
(3)如(1)或(2)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回部分为蜿蜒折曲。
(4)如(1)、(2)或(3)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回部分为弹簧状。
(5)如(1)、(2)、(3)或(4)所述的薄膜电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折回部分,在长度方向上设有狭缝。
发明的效果
提供一种通过在本发明的引出引线上设置的长度方向的折回,从而在维持带外部端子的薄膜电容器的耐湿性和耐振动性的同时,降低施加在引出引线与电容器元件的金属喷镀电极的连接部分上的应力,消除引出端子与电容器元件的金属喷镀电极的连接处产生的连接不良,并且耐受大电流的带外部端子的薄膜电容器。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的薄膜电容器的剖面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的薄膜电容器的另一例的剖面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的薄膜电容器的另一例的剖面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的薄膜电容器的另一例的剖面图。
图5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的薄膜电容器的引出引线部分的另一例的立体图。
符号说明
1:外壳,2:电容器元件,3:封口体,4:金属喷镀电极,5:引出引线,5a:折回部分,6:外部端子,7:分隔体,8:注入孔,9:绝缘树脂,10:狭缝。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电容器元件是将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等薄膜表面上通过蒸镀铝、铜或锌等金属或合金等而金属化的薄膜、所述金属的箔隔着薄膜进行重叠卷绕,在弯卷的两个端面上热喷涂锌、铜、铝等金属而设置金属喷镀电极的一般性电容器元件。剖面形状在卷绕的状况下为圆形,在将其压扁的状况下为扁平形,扁平形时其侧面是平面,容纳效率、散热性提高。
本发明的金属喷镀电极是由铜、锌、铝、锡、焊料等金属或合金构成并通过热喷涂形成的设于电容器元件端面上的电极,可以使用通常在薄膜电容器中所使用的电极。视情况还可以对金属喷镀电极的表面实施镀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AIC株式会社,未经日立AIC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12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