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部分覆膜血管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51137.4 | 申请日: | 2014-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9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高峰;徐亚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峰 |
主分类号: | A61F2/07 | 分类号: | A61F2/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部分 血管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覆膜支架,尤其涉及一种部分覆膜的血管支架。
背景技术
动脉瘤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通常,动脉瘤是由于动脉血管壁在发生疾病、损伤的情况下或因先天性因素引起的血管壁局部变得薄弱,在承受血流冲击下,该薄弱处的动脉血管壁向外突出,逐渐扩张,而形成如圆形、半圆形、椭圆形或梭形的囊状膨大。动脉瘤会在血流的冲击下不断生长,压迫周围的器官或组织。并且由于血压增高或其他因素可能引起动脉瘤破裂,发生急剧出血,从而可能产生生命危险。
动脉瘤可发生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是颅内动脉瘤。颅内动脉瘤通常是由于脑动脉血管壁的先天性缺陷和脑动脉腔内压力增高引起的,多发于脑底动脉分叉处。
治疗动脉瘤的传统方法是外科手术。例如,对于颅内动脉瘤,采用开颅显微外科手术。其一般采取夹闭方法,即,采用特制的动脉瘤夹,夹闭动脉瘤颈部,并保持载瘤动脉的通畅性。但这种方法对病人创伤大,对医生操作要求高,而且有相当大的风险。
为了避免外科手术所存在的高风险的问题,目前主要采用微创伤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来治疗动脉瘤。例如,采用支架封堵或弹簧圈、液体栓塞等。其中,采用覆膜支架治疗动脉瘤效果显著,其可有效且迅速地将动脉瘤壁与正常血液隔绝,改变瘤内的血流状态,降低血流对瘤壁的冲击损伤,促使血栓形成,加速血管病变部位内皮化。该方法对病人的创伤小,安全性高,且治疗效果良好。
目前,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的覆膜血管支架一般为全覆膜支架,是将动脉瘤用覆膜支架覆盖,使瘤腔与管腔分离,促使瘤腔内形成血栓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是,当动脉瘤周围有血管分支时,分支血管会被覆膜支架完全覆盖,导致分支血管闭塞引起缺血等并发症。
现有的另一种覆膜支架两端为裸支架,可以避免植入覆膜支架时覆盖动脉瘤两端的分支血管,但是,当分支血管位于动脉瘤同一水平时,则该覆膜支架不能避免堵塞分支血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部分覆膜血管支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部分覆膜血管支架,包括裸支架和覆膜,所述裸支架的局部覆盖有所述覆膜,所述覆膜占所述裸支架圆周表面积的1/2~3/4;在覆膜的中间水平线上设有至少一处第一不透X线标记点;在覆膜的左侧边缘、右侧边缘、上边缘或下边缘设有至少两处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
优选地,所述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为两处,分别以所述中间水平线为中线对称设在左侧边缘或右侧边缘。
优选地,所述两处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设在左侧边缘与上边缘、下边缘或右侧边缘与上边缘、下边缘的两个交界处。
优选地,所述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为四处,并以两处为一组,两组分别设在所述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
优选地,所述四处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设在左侧边缘、右侧边缘和覆膜上边缘、下边缘的交界处。
优选地,所述覆膜的上边缘、下边缘与所述裸支架的顶端、底端重合。
优选地,所述裸支架的顶端和/或底端部分裸露。
优选地,所述覆膜周向占所述裸支架圆周表面积的1/2。
优选地,所述覆膜周向占所述裸支架圆周表面积的3/4。
优选地,所述裸支架为Z型支架或网格支架。
优选地,所述覆膜为聚四乙烯膜。
本发明将覆膜纵向覆盖在裸支架上,在裸支架覆膜中间设置一处不透X线标记点,在覆膜边缘设置两处不透X线标记点,用以确定支架释放的位置。当动脉瘤同一水平有重要血管分支时,旋转造影观察动脉瘤与分支血管关系,将X线垂直于动脉瘤与血管分支连线,释放支架时将不透X线标记点对齐动脉瘤与分支血管连线中点,保证支架释放后覆膜侧覆盖动脉瘤,而裸支架不会覆盖分支血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裸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裸支架覆盖3/4覆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位于覆膜左侧边缘的展开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位于覆膜右侧边缘的展开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位于覆膜上边缘的展开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位于覆膜下边缘的展开图;
图9为本发明覆膜四个边缘均设第二不透X线标记点的展开图;
图10为本发明覆膜位于裸支架中间位置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覆膜下边缘距裸支架底端有一定距离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峰,未经高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11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