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卡子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250319.X | 申请日: | 2014-06-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5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岩原利夫;坂野和裕;山下祥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和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B2/20 | 分类号: | F16B2/20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王琼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卡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一种卡子。更具体而言,有些实施例涉及用于将附接物品(例如,中心组件)附接到目标板(例如,仪表板)上的卡子。
背景技术
具有卡子主体的卡子是已知的。这种已知的卡子构造成用于通过将卡子主体插入到在仪表板上形成的附接孔中,可拆卸地将中心组件(附接物品)附接到汽车的仪表板(目标板)上。卡子主体之前被附接到在中心组件上形成的卡子附接基部的肋上。通常,卡子主体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夹持部(例如,一对夹持条带),其可通过在肋上形成的接合狭槽与中心组件的肋接合。第二部分是弹性可变形接合部(例如,一对接合腿),其定位在夹持部的外侧。卡子主体可通过使用具有刚性的合成树脂被一体地形成。
这样的卡子例如由JP2001-271811A教导。如图14-17所示,其中教导的卡子501具有U形卡子主体510,其具有接合部516。卡子主体510具有在其中形成的夹持部514。夹持部514被定位在接合部516中,并且具有一对接合爪514b(图15)。接合爪514b被配置且构造成用于当卡子主体510被附接到肋524上时接合在中心组件502的肋524上形成的接合狭槽524a。另外,接合部516具有在其内表面上形成的一对弹性条带516d。
为了使用卡子501将中心组件502附接到仪表板503上,卡子主体510首先被附接到中心组件502的肋524上,同时夹持部514的接合爪514b接合在肋524中形成的接合狭槽524a。此后,附接到中心组件502的肋524上的卡子主体510被推进在仪表板503上形成的附接孔530中。结果,卡子主体510可被引入到附接孔530中,同时,接合部516被弹性地弯曲。如图17所示,当卡子主体510充分地被插入到附接孔530中时,接合部516弹性地接合附接孔530,由此被稳固地保持在附接孔530中。因此,卡子主体510可由接合部516的弹性偏压力被附接到仪表板503上。结果,中心组件502可通过卡子501被附接到仪表板503上。
通常,当接合部516由仪表板503的附接孔530被连续地弯曲长的时间周期时,由于热蠕变现象(特针对合成树脂的一种现象),接合部516的弹性被降低或者失去。结果,能够降低卡子主体510到仪表板503上的连接力(即,连接卡子主体510和仪表板503的力)。因此,当卡子主体510到仪表板503的附接状态被保持了长的时间周期时(即,其中中心组件502通过卡子501被附接到仪表板503上的状态被保持了长的时间周期),能降低接合部516的弹性。结果,能降低接合部516到仪表板503的接合力(即,用于使得接合部516接合仪表板503的力)。但是,在卡子主体510的附接状态下,在接合部516上形成的弹性条带516d与肋524间隔开(不接触)(图17)。即,弹性条带516d没有被弹性地弯曲。因此,即使卡子主体510的附接状态被保持了长的时间周期,弹性条带516d也不能经受热蠕变现象。结果,不能降低弹性条带516d的弹性。
当卡子主体510被附接了延长的时间周期后(即,在热蠕变现象发生在接合部516上之后)向卡子主体510施加抽取负载时,接合部516因为其弹性被降低而能容易地变形。但是,如图18所示,此时,弹性条带516d能弹性地接触肋524的外表面。因此,弹性条带516d的弹性偏压力能作用在肋524的外表面,使得弹性条带516d的弹性偏压力的反作用力能从肋524作用在接合部516上。弹性条带516d的弹性偏压力的反作用力可具有防止接合部516变形的功能。即,弹性条带516d的弹性偏压力的反作用力能作为用于接合仪表板503的接合部516的新的或者附加的接合力(即,用于使得接合部516接合仪表板503的附加力)起作用。结果,可有效地防止卡子主体510到仪表板503的连接力降低。因此,卡子主体510到仪表板503的附接状态可被安全地保持。因此,在其中接合部516的弹性由于热蠕变现象被降低的状态下,即使当抽取负载被施加到卡子主体510上,卡子主体510到仪表板503的附接状态也能被保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和化成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和化成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503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臂式血压计的气体缓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面视频健康一体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