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椎体撑开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248968.6 | 申请日: | 2014-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86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勇 |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刘庆兰 |
| 地址: | 274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撑开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椎体撑开器。
(二)背景技术
椎体压缩性骨折在脊柱损伤中非常常见,目前,治疗脊柱性损伤、滑脱等疾患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采取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将滑移的椎体复位并进行椎体间融合固定,最终恢复脊柱正常的矢状序列和力线关系,解除对神经根的牵拉和压迫。对于椎间隙极其狭窄,脊椎滑移十分严重的滑脱患者来说,在手术中对滑脱间隙实现有效撑开,才能进行提拉。但是,目前技术下的椎体撑开装置,大都是结构较复杂,操作起来费时费力,且无法对椎体进行无级的撑开,给患者带来极大地痛苦,也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的椎体撑开器。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椎体撑开器,包括第一椎弓根螺钉和第二椎弓根螺钉,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椎弓根螺钉通过第一螺纹与静支撑臂连接,第二椎弓根螺钉通过第二螺纹与动支撑臂相连接,动支撑臂底部伸入静支撑臂的通槽内,动支撑臂底部连接设有均匀排列的驱动齿,驱动齿内插设螺旋片,螺旋片安装于转轴上,转轴安装于静支撑臂的支撑架上。
所述第一椎弓根螺钉和第二椎弓根螺钉顶部分别设有螺母,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长度相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轻松对患者椎体进行撑开,且撑开距离是连续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小了医务人员工作难度。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椎弓根螺钉,2第二椎弓根螺钉,3第一螺纹,4静支撑臂,5第二螺纹,6动支撑臂,7驱动齿,8螺旋片,9转轴,10支撑架,11螺母。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第一椎弓根螺钉1和第二椎弓根螺钉2,第一椎弓根螺钉1通过第一螺纹3与静支撑臂4连接,第二椎弓根螺钉2通过第二螺纹5与动支撑臂6相连接,动支撑臂6底部伸入静支撑臂4的通槽内,动支撑臂6底部连接设有均匀排列的驱动齿7,驱动齿7内插设螺旋片8,螺旋片8安装于转轴9上,转轴9安装于静支撑臂4的支撑架10上。第一椎弓根螺钉1和第二椎弓根螺钉2顶部分别设有螺母11,第一螺纹3与第二螺纹5长度相等。
采用本发明的一种椎体撑开器,顺时针旋转转轴9,带动螺旋片8转动,螺旋片8牵拉驱动齿7向外移动,驱动齿7带动动支撑臂6向外移动,从而使动支撑臂6相对静支撑臂4向外运动,此时,使得一股力量向外顶第一椎弓根螺钉1和第二椎弓根螺钉2,从而牵拉椎体使之复位。根据第一椎弓根螺钉1和第二椎弓根螺钉2插入的椎体高度的不同,可调节第一螺纹3和第二螺纹5分别露出静支撑臂4和动支撑臂6高度的不同,从而调整整个装置的平衡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勇,未经徐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89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