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滤料腐蚀模拟实验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8082.1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9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6 |
发明(设计)人: | 龙新峰;吴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蚀 模拟 实验 装置 方法 | ||
1.滤料腐蚀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流量控制装置、恒温箱 (4)、老化试验箱 (10)、风机 (15)、烟气分析仪 (16) 和吸收瓶 (17);气体流量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气瓶 (1)、第一流量计 (2)、第二气瓶 (8) 和第二流量计 (9);恒温箱 (4) 侧面及顶部开孔,供老化试验箱 (10) 的气体进出管道穿过;恒温箱 (4) 内部水平方向上布置了一根第一不锈钢杆 (14),且该不锈钢杆 (14) 位于老化试验箱 (10) 的外部,不锈钢杆 (14) 上平行悬挂有第一滤料 (13);老化试验箱 (10) 位于恒温箱 (4) 的内部,老化试验箱(10) 的内部并排安装若干根第二不锈钢杆 (12),第二滤料(11) 平行地悬挂在第二不锈钢杆 (12) 上;老化试验箱 (10) 的顶部安装有热电偶温度计 (5) 和压力表 (6),并且设置有泄压阀 (7);老化试验箱 (10) 的气体进口管道和气体出口管道之间设有风机 (15);第一气瓶 (1) 和第二气瓶 (8) 中气体经第一阀门(V1)进入到恒温箱 (4) 内的老化试验箱 (10) 中;气体出口管道通过第三阀门(V3)与烟气分析仪 (16) 相连,气体出口管道通过第二阀门(V2)分别与风机 (15)、第三阀门(V3)、第四阀门(V4)连接,最终通过第四阀门(V4)与吸收瓶 (17) 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料腐蚀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气瓶 (1) 中的气体为酸性气体,第二气瓶 (8) 中的气体为惰性气体,第一流量计 (2) 和第二流量计 (9) 分别位于第一气瓶 (1) 和第二气瓶 (8)的出口管路上,用于调节气体出口流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料腐蚀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恒温箱 (4) 的内材为不锈钢板,温度可调范围是25℃-250℃,恒温箱 (4) 内的第一不锈钢杆 (14) 距恒温箱底部最少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料腐蚀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老化试验箱 (10)位于恒温箱 (4) 的内部,气体进口管穿过恒温箱 (4) 侧壁的孔连接老化试验箱(10),气体出口管穿过恒温箱 (4) 顶部开孔,老化试验箱 (10) 内的第二不锈钢杆 (12) 距老化试验箱底部最少20cm,相邻两根平行的第二不锈钢杆之间距离最少为10cm,老化试验箱箱体采用不锈钢板,老化试验箱能承受250℃的高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料腐蚀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风机 (15) 选用高温耐腐蚀性风机,最高承受300℃高温;风机叶片选用不锈钢材料,整个气体循环管路选用不锈钢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料腐蚀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烟气分析仪 (16)通过第三阀门(V3)和老化试验箱 (10)的气体出口管道相连,所述烟气分析仪用于自动测量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多种气体浓度、温度,采样流量为0.8~2L/min,采样管径Ф8×1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料腐蚀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吸收瓶 (17) 中装有NaOH溶液,老化试验箱 (10)的气体出口管道的气体经第四阀门(V4)进入吸收瓶的溶液中,净化后的气体从吸收瓶页面上方的排气管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料腐蚀模拟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滤料、第二滤料的制备按照《GB/T3923-1997织物拉伸性能第l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条样法》、《GB/T15788-2005土工布及其有关产品宽条拉伸试验》的要求进行;采用平行法取样,即裁剪经向、纬向试验样品各5条,每条宽50mm、长400mm;不锈钢杆上相邻滤料之间相隔5cm。
9.用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滤料腐蚀模拟实验装置的实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调节恒温箱 (4) 的温度来控制老化试验箱 (10) 中酸性气体的温度,通过压力表控制老化试验箱中压力,通过第一流量计 (2)、第二流量计(9)控制酸性气体和惰性气体的流率,从而使酸性气体浓度达到实验要求,打开风机实现老化试验箱中气体循环,让滤料在酸性气体中暴露设定的时间,和恒温箱内空气氛围中的滤料腐蚀结果做作对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808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