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旱涝培育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47466.1 | 申请日: | 2014-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2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云;罗丙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农科***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旱涝 培育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旱涝培育盆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容器苗移栽后没有缓苗期,移栽成活率高并且一年四季均可移栽,能提升苗木的经济价值等优势。短短几年时间就在国内迅速推广开来。尤其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容器栽培已经是一种主要的栽培方式,并且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园林发展的主流。
在培育一些容器苗(园林绿化苗和果苗)或名贵盆景的幼株(未上配套的盆景盆和成品整枝造型前)时,种植者通常将定植好植物的盆(即容器:可用塑料容器、无纺布、陶瓷等)埋置到土壤中去,这样与盆接触的盆内土壤就不易干裂、与盆内壁脱开,可减少浇水次数,也可防止植株根系周围环境剧烈变化对植株生长不利,同时起到限根栽培的目的。但在土壤内埋置盆的栽培措施存在一个问题,即在浇水后,多余的水分就很难通过盆底部的出水口排出到周围的土壤中,即渗漏很慢,严重时甚至会将植物的根系沤烂,严重影响了培育的效果。因此设想提供一种设备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防旱涝培育盆系统,解决在培育一些容器苗或名贵盆景的幼株时,将定植好植物的盆埋置到土壤中去,在浇水后多余的水分就很难通过盆底部的出水口排出到周围的土壤中,即渗漏很慢,严重时甚至会将植物的根系沤烂,严重影响了培育的效果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旱涝培育盆系统,包括盆体:具有若干排列成多列的盆体,埋在土壤内,每个盆体底部均开有出水口,每个盆体底部均安装有接水托盘,接水托盘中央设有出水孔,出水孔连接有出水管道,出水管道下方连接有三通头,三通头连接到横管,横管埋设在土壤内,土壤左右两侧边均设有水沟,横管的两端头连接到水沟;每根横管可连接若干盆体。
所述横管采用螺纹与三通头连接,优选饮用水用PPR管,亦可采用PVC管或PVC-U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在盆底设置接水托盘,配合三通头将水引入横管中并流到水沟中排出,能够有效保持盆内湿度适合,在培育容器苗或名贵盆景的幼株时非常有效,适合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防旱涝培育盆系统,包括盆体:具有若干排列成多列的盆体1,埋在土壤内,每个盆体1底部均开有出水口,每个盆体1底部均安装有接水托盘2,接水托盘2中央设有出水孔,出水孔连接有出水管道3,出水管道3下方连接有三通头4,三通头4连接到横管5,横管5埋设在土壤内,土壤左右两侧边均设有水沟,横管的两端头连接到水沟;每根横管可连接若干盆体;横管采用螺纹与三通头连接,优选饮用水用PPR管,亦可采用PVC管或PVC-U管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方式,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现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没有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和修饰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74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睡袋
- 下一篇:多潘立酮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