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壳结构NiSe2@SiO2复合热电材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4778.7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85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萍;张代兵;郑丽君;程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5/16 | 分类号: | H01L35/16;H01L35/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nise sub sio 复合 热电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核壳结构NiSe2SiO2复合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到溶胶凝胶法和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
背景技术
热电材料是一种能够直接实现热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功能材料。它具有尺寸小、可靠性高、无传动部件、无噪音、无污染等优点,在工业余废热的回收利用以及空间特殊电源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材料的热电性能可用无量纲热电优值ZT来衡量ZT=α2σT/κ,其中α为Seebeck系数,σ为电导率,κ为热导率,α2σ被定义为材料的功率因子。性能优异的热电材料需要高电导率,高Seebeck系数和低热导率。材料的ZT值越高,热电转换效率越高。
NiSe2空间群为Pa3,具有类似NaCl的立方结构,由共价键组成的Se-Se间距离较小,组成一个Se2对,相当于晶体结构中的Cl原子。NiSe2是一种泡利顺磁体金属,电导率高于1000Scm-1,高的电导率有利于用作可充电锂电池中的储能材料。Bither等人通过将高纯单质原料粉体混合研磨,在1200℃烧结2h,最终制备了NiSe2.01块体材料。结果显示25℃时的电导率为10000Scm-1,Seebeck系数为-7μVK-1,功率因子(PF)为49μwm-1K-2。NiSe2热电材料虽然具有较高的电导/热导比值,但其Seebeck系数很低,低于10μV/K,因此提升NiSe2热电材料ZT值的关键点在于提升其Seebeck系数。(1)Zou L等人通过机械合金化结合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Cu1.8S分散SiO2晶体的复合热电材料,由于SiO2晶体对载流子的强散射作用增加了散射因子,提高了Seebeck系数,其中50nm SiO2颗粒直接分散5%wt后,Cu1.8S块体复合热电材料较单相Cu1.8S块体的Seebeck系数提高了近一倍,623K时ZT值达到了0.28,较纯的Cu1.8S块体提高了40%[Zou L,Zhang B P,Ge Z H,et al.Size effect of SiO2on enhancing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of Cu1.8S[J].physica status solidi(a),2013,210(12):2550-2555.]。这种直接分散SiO2纳米固体颗粒的方式对于获得低分散浓度同时高均匀分散性的结构较困难。(2)霍德璇等人提供了一种利用水热法制备了核壳结构纳米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霍德璇,赵士超,吕燕飞,核壳结构纳米热电材料的制备方法,200710164855]。该方法用水热法制备核壳结构的热电材料,其热电性能得到一定程度提升。但是,此方法反应时间长,工艺复杂,产量低,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为进一步提升NiSe2的热电性能,制备核壳结构的NiSe2块体热电材料,通过适量SiO2包覆层所产生的能量势垒能对低能载流子产生过滤作用,保证其高电导率的同时,增强散射因子以提升Seebeck系数并获得更高的功率因子。此外,NiSe2包覆层能够限制晶粒长大,增强声子散射,有效地降低热导率。目前,对于制备核壳结构特征的NiSe2SiO2热电材料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NiSe2热电材料高电导、低Seebeck系数的特点,制备核壳结构特征的NiSe2SiO2热电材料,进一步提高其热电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47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