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露天开采矿区人工诱导植被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4384.1 | 申请日: | 2014-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258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曹世雄;江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露天开采 矿区 人工 诱导 植被 修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被修复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可在露天开采矿区退化土地进行植树种草的植被修复方法,属于植物栽培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露天矿区较多的国家,也是一个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度严重不足、生态环境严重退化的国家,为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生产环境,植树种草就成了当前唯一可行的此类退化土地的修复方法。
在矿区进行植树种草,特别是在土壤极其稀缺的采矿区,提高植物的成活率,保证林草生长发育,是一个长期的难点,也是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在现有矿区植树种草方法中,主要采用人工开挖土石,恢复矿区被破坏的土壤为基础,通过人工造林种草方式恢复矿区生态环境,不仅成本昂贵,也破坏了采矿地区原始的地貌生态环境,违反了原生态保护的原始初衷,受到一些学者、专家的反对和批评。近年来,我国学者对采矿区植被退化的形成机理、植树造林技术优化模式、森林植被培育、集雨造林原理和保水剂在造林绿化中的应用等项目做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不少进展,但这些研究偏重理论探讨,缺少实际操作经验,针对人工育苗移栽技术的应用研究很活跃,而对如何提高采矿区废弃土壤、碎石、矿渣的利用效率,确保植被健康成长,以及降低采矿权植被修复成本,提高绿化效率却没有深入研究,使此类地区的绿化过程进展缓慢。
如何在土壤稀缺、石漠化程度高,特别是水土流失严重、风蚀严重的情况下,提高矿区人工植树种草的成活率,就成为本发明想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有效改善极端露天矿区生态环境,降低该地区植树种草成本,提高成活率,完成植被修复初期栽培,并实现采矿区绿化愿望的人工诱导植被修复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露天开采矿区人工诱导植被修复方法,把矿区采矿时废弃的碎石、矿渣与土壤分离,并用分离出的碎石、矿渣在分离后留置的土壤中设置成地垄,形成网格形篱笆地垄;然后,选择适合当地栽种的本土植物种子,在春天土壤消融或者雨季,人工将植物种子撒入网格形篱笆内的土壤中,用丁字耙耙地,使植物种子进入土壤;最后,人工踩实土壤保墒,完成废弃露天开采矿区的植树种草。
所述植物种子进入土壤的深度为距离地表2-3cm。
所述网格形篱笆地垄内每块小区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或等于篱笆地垄高度的6倍。
所述植物种子经过传统的种子包衣技术进行处理。
本发明所述的露天开采矿区人工诱导植被修复方法,通过适当的人工修整,将废弃矿区遗留的大量碎石、矿渣从土壤中分离,并利用分离的碎石、矿渣在修整后土壤中设置成网格形篱笆地垄,以增加地表粗燥度、降低地表风速,使植物种子不容易被风吹走。当利用春天土壤消融或者雨季土壤湿润进行播种时,撒播的植物种子不仅有充分的水肥条件生长发育,促进种子生根发芽,保证植物种子的着床发育机率,而且,网格形篱笆内碎石、矿渣从土壤中分离后,减少了土壤的有害成分,保证了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该方法就地取材进行耙地种草,大大降低了植树种草的成本,简化了操作过程,种植快捷、方便、简单、实用,网格内植物的快速生长,有效提高了矿区严重退化土地的植被覆盖率,保护了环境,防止了矿区荒漠化的扩展,其方式特别适于在干旱、半干旱荒漠化严重地区进行生态修复和保护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针对本发明所述的露天开采矿区人工诱导植被修复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步骤一、选择废弃的矿区开采坑、废弃矿渣堆放地等,对地表进行适当的人工修整,将其中的废弃碎石、矿渣从土壤中分离,并利用分离的碎石、矿渣在分离后留置的土壤中设置成地垄,形成网格形篱笆地陇。
其中,碎石、矿渣形成的网格形篱笆地垄的高度可根据土壤中这些废弃物的多少来决定,每块网格形地垄内小区的长度和宽度要小于等于地垄高度的6倍,这样,利用矿区废弃碎石、矿渣设置的网格形篱笆可以有效阻挡地表气流,降低地表风速,使植物种子不容易被风吹走,提高了植物种子的着床发育机率,实现了废物利用、就地取材的目的,避免了以往修复工程较大、成本较高带来的弊端。
步骤二、选择适合当地栽种的本土植物种子,在春天土壤消融或雨季等湿润季节进行人工播种,将植物种子撒入网格形篱笆内的土壤中,并用丁字耙耙地,使植物种子进入土壤后距离地表2-3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43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品煮锅
- 下一篇:一种基于双CPU系统的固件升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