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花播种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43513.5 | 申请日: | 2014-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12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馨 |
主分类号: | A01C7/00 | 分类号: | A01C7/00;A01G1/00;A01C1/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鞠翔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棉花 播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棉花播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子纤维,原产于亚热带。植株灌木状,在热带地区栽培可长到6米高,一般为1到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色然后凋谢,留下绿色小型的蒴果,称为棉铃。棉铃内有棉籽,棉籽上的茸毛从棉籽表皮长出,塞满棉铃内部,棉铃成熟时裂开,露出柔软的纤维。纤维白色或白中带黄,长约2至4厘米,含纤维素约87~90%。
而在棉花播种的时期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在播种的时候要根据环境、气候、土地肥力、种子自身的情况而使用不同的方法,但是现今的方法都是大同小异,这样的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虽然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是往往就不会出现多产、高产的情况,这样就达不到良好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方法合理、实行方便、播种便捷的一种棉花播种的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棉花播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播前准备:
1.1、足墒播种:在播种前10-15天进行洇地造墒;
1.2、施肥:每亩施用硫酸钾复合肥30-40kg,结合整地一次性底施;
1.3、精细整地:采用春耕方式时,耕层深度为15-20cm,耕后要及时耙盖,做到土壤细碎,上暄下实,地面平整;
步骤二、选种良种及种子处理:
2.1、选用良种:要选用抗虫性、抗病性、丰产性较好的中熟或者晚熟品种;
2.2、种子处理:毛籽还是包衣籽在播种前要在晴天晒2-3天;
步骤三、适期播种:
3.1、在4月15-23日开始播种,或者采用地膜覆盖,在4月底播种;
3.2、播种方式和播量:
3.2.1、机播:亩播1.5-2kg;
3.2.2、人工播种:亩播1-1.5kg,每穴播2-3粒;
步骤四、适宜播深:播种深度为2.5-3cm;
步骤五、地膜覆盖:先播种,然后覆地膜,机械化作业;
步骤六:播后管理:及时检查有无漏播、漏盖、落干和烂种等情况,发现后要及时补种,确保苗齐苗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上述的步骤非常的简单、通俗易懂,并且非常的清晰,适合专业或者是普通的工作人员参考和使用,并且播种时间、用农药量等都非常的清晰。本发明方法合理、实行方便、播种便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棉花播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播前准备:
1.1、足墒播种:在播种前10-15天进行洇地造墒;
1.2、施肥:每亩施用硫酸钾复合肥30-40kg,结合整地一次性底施;
1.3、精细整地:采用春耕方式时,耕层深度为15-20cm,耕后要及时耙盖,做到土壤细碎,上暄下实,地面平整;
步骤二、选种良种及种子处理:
2.1、选用良种:要选用抗虫性、抗病性、丰产性较好的中熟或者晚熟品种;
2.2、种子处理:毛籽还是包衣籽在播种前要在晴天晒2-3天;
步骤三、适期播种:
3.1、在4月15-23日开始播种,或者采用地膜覆盖,在4月底播种;
3.2、播种方式和播量:
3.2.1、机播:亩播1.5-2kg;
3.2.2、人工播种:亩播1-1.5kg,每穴播2-3粒;
步骤四、适宜播深:播种深度为2.5-3cm;
步骤五、地膜覆盖:先播种,然后覆地膜,机械化作业;
步骤六:播后管理:及时检查有无漏播、漏盖、落干和烂种等情况,发现后要及时补种,确保苗齐苗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馨,未经李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35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