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夹持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环锭细纱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2430.4 | 申请日: | 2014-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3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吕汉明;吕鑫;马崇启;傅宏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13/00 | 分类号: | D01H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夹持 装置 使用 细纱机 | ||
1.一种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主要包括安装结合件及握持组件;所述安装结合件为板状或管状部件;所述握持组件由杆状的固定基件及活动基件组成并通过固定基件悬臂安装在所述安装结合件上,所述固定基件与活动基件套装在一起组成至少两层的抽拉式结构;活动基件可以在固定基件的约束下沿其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固定基件上至少开有一排通孔作为过纱孔,每排过纱孔数量至少为一个,同一排中的每个过纱孔与安装结合件之间的距离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固定基件与活动基件的截面为圆形、矩形、环形、扁“回”字形或一面部分开口的扁“回”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由安装在固定基件上的阻挡部件及活动基件上加工出的沟槽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排过纱孔对应一组活动夹持部件及固定夹持部件,所述活动夹持部件是活动基件由距离安装结合件较远的极限位置逐渐向接近安装结合件方向移动过程中过纱孔刚好被完全遮挡时活动基件上正对过纱孔的部分,活动夹持部件为弹性悬臂式结构,悬臂的末端向远离固定基件表面的方向翘起,所述固定夹持部件是固定基件上与过纱孔相邻的、比过纱孔距离安装结合件更近的、与活动夹持部件大小相当的部分,当活动基件移动至距离安装结合件最近的极限位置时,活动夹持部件位于相应过纱孔距离安装结合件较近一侧且正对该处的固定夹持部件,活动夹持部件与固定夹持部件的接触面呈锯齿状,当活动夹持部件接近安装结合件的一端与最接近安装结合件的过纱孔的远离安装结合件的边沿对齐时,除了最接近安装结合件的一排过纱孔之外,在活动基件上与其它排过纱孔相对应的位置处开有不比过纱孔小的过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固定基件与活动基件之间安装有压紧部件,所述压紧部件是作用力作用在活动基件上的弹簧,作用力方向与过纱孔轴线平行并指向固定基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自锁机构使活动基件保持在距离安装结合件较远的极限位置,靠弹簧弹力使活动基件移动至并保持在距离安装结合件较近的极限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基件与固定件基件均为绝缘材料制作,在活动基件与固定件基件相邻的、与过纱孔轴线垂直的平面上镶嵌有两片在活动基件两端各伸出一段且互不相连的电极,固定基件位于导纱孔靠近安装套一侧附近镶嵌有一片电极,活动基件位于与安装结合件距离最近的位置时活动基件上的两片电极与固定基件上的电极互相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伸出活动夹持部件及伸出固定夹持部件垂直悬臂伸出活动基件与固定基件套装在一起形成的抽拉结构部分,所述伸出固定夹持部件上开有过纱孔,所述伸出活动夹持部件朝向运动方向的两侧边呈远离伸出固定夹持部件的圆弧状。
9.一种环锭细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锭细纱机每个锭位均安装有本发明所述的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利用安装结合件安装在所述环锭细纱机喂入原料所经过的路径上,粗纱、长丝等喂入细纱机的原料穿过所述过纱孔;在铅垂方向上,夹持装置的安装高度高于所述环锭细纱机导纱动程上安装的细纱喇叭口的高度,低于细纱机上导纱杆的安装高度;沿细纱机长度方向上,所述夹持装置安装在正对锭子的位置;同一台细纱机上安装的夹持装置相同;由活动基件距离安装结合件较近一端指向活动基件距离安装结合件较远一端的方向由细纱机内部指向细纱机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环锭细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锭细纱机每侧均安装有一台沿细纱机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带有推动机械手的细纱断头检测与处理装置,当所述细纱断头检测与处理装置在移动过程中检测到细纱断头后,其推动机械手推动或触发本发明所述活动基件向接近安装结合件的方向滑动,活动基件向远离安装结合件的方向移动由人工拉动活动基件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243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