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粒径无土栽培基质孔隙度测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1105.6 | 申请日: | 2014-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4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存;冷青云;郭超;黄明忠;谌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7173***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粒径 无土栽培 基质 孔隙 测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大粒径无土栽培基质孔隙度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无土栽培基质孔隙度的测定发放来源于土壤孔隙度的测定方法,由于土壤颗粒细小,可以采用环刀法进行取样并测得土壤容重及含水量,土壤比重通常取常数值2.65g/cm3,然后根据公式:总孔隙度=(1-容重/比重)×100%,求得土壤总孔隙度;根据公式:通气孔隙度=总孔隙度-含水量×容重,求得土壤通气孔隙度,进而求得持水孔隙度。然而,对于大粒径的无土栽培基质,特别是用来种植热带地区半气生性作物时所用的大粒径栽培基质,如椰衣粒、陶粒、碎树皮、小石子、粗砂等,在测定基质孔隙度时,用环刀法无法操作。
现有无土栽培基质孔隙度的测定方法为排水法,即用一定容积(V)的容器装满基质,再向容器中缓慢注水,当基质表面形成一层水膜且水膜恒定时,记录注入水的体积(V1),然后用纱布封住容器口,将容器倒置,收集自由流出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2),设持水孔隙为V3,然后根据公式:总空隙(V1)=通气孔隙(V2)+持水孔隙(V3),计算出持水孔隙,再根据公式:孔隙度=孔隙体积/基质体积,分别求得基质的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此法操作过程复杂,且容易损失水分,往往产生很大的测量误差。
无土栽培基质的物理性状直接影响肥力的发挥,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影响无土栽培基质物理性状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孔隙度。孔隙度分为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三种。目前,虽有排水法测定无土栽培基质孔隙度,但由于没有专门的测定装置及相配套的使用方法,导致测定过程繁琐,且结果准确度不高、重复性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大粒径无土栽培基质孔隙度测定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的测定装置,测定过程繁琐,且结果准确度不高、重复性不好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容器,容器开口设有盖子,盖子上设有毛细管口用来连接毛细管,盖子上设有进水口用来连接进水管或被进水口封盖密封,容器底部铺设有滤网,容器底部中心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使容器内部和出水管道连通,容器底部还设置导流沟,导流沟使容器内部和出水管道连通,出水管道上安装有水阀。
进一步,所述容器为玻璃材质;所述容器容积为1L。
进一步,所述毛细管连接毛细管口的一端内径为0.5mm,另一端内径为1.0mm;所述进水管连接进水口的一端内径为10.0mm,另一端开口为25.0mm;所述容器内径为112.8mm,壁厚为3mm。
进一步,所述导流沟与水平面的夹角角度为10度;所述出水管道的内径为20mm。
进一步,所述导流沟呈扇形均布围绕出水管道,导流沟数量为10条。
进一步,所述滤网的滤网眼宽度为0.5mm。
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无土栽培基质孔隙度测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可以简化操作过程,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大粒径无土栽培基质孔隙度测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大粒径无土栽培基质孔隙度测定装置剖面图;
图3是本发明盖子俯视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导流沟结构示意图。
图中,1.毛细管口,2.进水口,3.盖子,4.容器,5.滤网,6.水阀,7.出水管道,8.导流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11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淋浴间围体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锁止的电子制动系统执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