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关电源、EMI滤波器、共模电感器及其绕线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40854.7 | 申请日: | 2014-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64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程堂前;龚颖涛;刘聪;卢建平;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30 | 分类号: | H01F27/30;H01F27/24;H01F17/04;H02M1/0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72003 | 代理人: | 苏捷,向勇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吴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电源 emi 滤波器 电感器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磁干扰抑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共模电感器、共模电感器绕线的方法、应用该共模电感器的EMI滤波器以及开关电源。
背景技术
开关电源是一种通过控制开关管导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电源。目前开关电源产品正在朝着小型化、高频化的方向发展,而这也导致开关电源产品的EMI(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电磁干扰)噪声越来越难以改善。共模电感器作为开关电源中抑制EMI噪声的主要元件之一,其自身特性对于EMI噪声抑制具有显著影响。
如图1中所示,为共模电感器的等效电路图。如图2中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共模电感器的EMI噪声抑制能力而提出的一种共模电感器的结构示意图;该共模电感器主要包括磁芯102以及在该磁芯上对称绕制两个多层线圈绕组101(图示中为双层线圈绕组),而且,每个多层线圈绕组101中形成有一隔离间隙103,每一所述隔离间隙103用于将一多层线圈绕组101从第二层线圈绕组101B开始分隔为两个绕线区域。即第一层线圈绕组101A之中不会形成隔离间隙,而第二层线圈绕组101B之中会形成隔离间隙。
然而,发明人发现,该共模电感器抑制EMI噪声能力仍有待增强,不利于开关电源朝着小型化、高频化的方向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部分或者全部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共模电感器,用于提供更高的EMI噪声抑制能力;进一步的,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共模电感器绕线的方法、应用该共模电感器的EMI滤波器以及开关电源。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一种共模电感器,包括:
一磁芯;
两个多层线圈绕组,对称绕制在所述磁芯上;以及,
两个隔离间隙,分别形成在每个所述多层线圈绕组中;每一所述隔离间隙用于将一多层线圈绕组从第一层开始分隔为两个绕线区域。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间隙是借助于一隔离挡片形成,所述隔离挡片位于所述两个绕线区域之间。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挡片的厚度依据所要形成的隔离间隙的大小而设定。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挡片的宽度为0.5mm-5mm。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间隙的宽度为0.5mm-5mm。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磁芯为一闭合环形磁芯或者闭合多边形磁芯。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一种共模电感器绕线的方法,所述共模电感器包括一第一多层线圈绕组和一第二多层线圈绕组,所述共模电感器绕线的方法包括:
设置两个隔离挡片于一磁芯的不同位置;
绕制所述第一多层线圈绕组于所述磁芯,所述第一多层线圈绕组被其中的一个隔离挡片分隔为两个绕线区域;
绕制所述第二多层线圈绕组于所述磁芯,所述第二多层线圈绕组被其中的另一个隔离挡片分隔为两个绕线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多层线圈绕组与所述第一多层线圈绕组对称绕制。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磁芯上对称绕制两个多层线圈绕组之后还包括:
取下所述隔离挡片。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挡片具备磁性或者包含铁磁性材料;所述隔离挡片与所述磁芯之间存在磁吸引力。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挡片为非磁性材料,所述隔离挡片卡合或粘合至所述磁芯。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挡片呈“凵”形或呈“L”形。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挡片为一体式结构或者由若干个薄片结构堆叠组成。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挡片的厚度依据所要形成的隔离间隙的大小而设定。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离间隙的宽度为0.5mm-5mm。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一种EMI滤波器,电阻串/并联、电感器和电容组合成的抗电磁干扰滤波电路;所述电感器包括本公开第一方面的共模电感器。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一种开关电源,包括本公开第一方面的共模电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408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型变压器引线组装方法
- 下一篇:多极电机永磁转子整体充磁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