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客运专线动车组全程不设过分相的供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10239724.1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15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发明(设计)人: | 宋玉泉;管晓芳;程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M3/00 | 分类号: | B60M3/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王寿珍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客运 专线 车组 全程 过分 供电系统 | ||
1.一种高速客运专线动车组全程不设过分相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牵引变压器副边输出的两路单相α和单相β与两条供电臂连接,两路单相α和单相β彼此平行,互相绝缘,并与设在CRH1动车组相应车顶上的双相受电弓接触器α′和β′滑动接触,经α′和β′将α和β输入动车组的内部供电系统;
将设在CRH1型8厢动车组2拖、7拖车顶的两个单相牵引受电弓(①),改为两个双相牵引受电弓T1、T2,双相受电弓的左右两臂彼此由绝缘器M1和M2实现良好的绝缘,双相受电弓比单相受电弓具有机械传递平顺,电能传输可靠和稳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客运专线动车组全程不设过分相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CRH1型8厢动车组改进为6厢动车组,将4动和5拖完全删去,将1动、2拖、3动设为基本单元TUB1,将6动、7拖、8动设为基本单TUB2,在TUB1基本单元和TUB2基本单元之间的A-A和B-B间增设断路开关KA和KB,便将TUB1和TUB2分为相互独立、彼此对称的基本单元,当需要双相受电弓T2降下时,先断开双相切断开关K2α和K2β,接通双相切断开关K1α和K1β,双相切断开关K1α的α相便承担基本单元TUB1的供电,双相切断开关K1β的β相便承担基本单元TUB2的供电;当需要双相受电弓T1降下时,先断开双相切断开关K1α和K1β,接通双相切断开关K2α和K2β,K2α的α相便承担基本单元TUB1的供电,K2β的β相便承担基本单元TUB2的供电,由于α相和β相彼此完全绝缘,基本单元TUB1和基本单元TUB2的线路结构和电器元件完全相同,便实现了牵引变压器输出单相α和单相β在运行全程始终对称供电,即使不设过分相的主断路器开关或中性段绝缘器,也不会在全程造成输入牵引变压器的高压三相A、B、C的负载不平衡,引起负序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速客运专线动车组全程不设过分相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将CRH1型8厢动车组改进为10厢动车组、12厢动车组和16厢双列重组动车组的改进设计如下:对于改进的10厢动车组,将6动、7拖、8动删掉,将1动、2拖、3动、4动、5拖分为两列5厢编组,分别设为基本单元TUB1和基本单元TUB2;对于改进的12厢动车组,将4动、5拖删去,将1动、2拖、3动、6动、7拖、8动,分别组成两列相同的6厢动车组,设为基本单元TUB1和基本单元TUB2;对于双列重组16厢动车组,将两列8厢动车组分别设为基本单元TUB1和TUB2。
4.一种高速客运专线动车组全程不设过分相的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由牵引变压器副边输出的两路单相α和单相β与两条供电臂连接,两路单相α和单相β彼此平行,互相绝缘,并与设在CRH5动车组相应车顶上的双相受电弓接触器α′和β′滑动接触,经α′和β′将α和β输入动车组的内部供电系统;
由于CRH5型8厢动车组和CRH1型8厢动车组的排列顺序和双相受电弓设置的车顶位置不同,对于CRH5型8厢动车组改进为6厢动车组,双相受电弓是设在3拖、6拖的车顶上,删去4动、5拖,将一组1动、2动、3拖和另一组6拖、7动、8动分别设为基本单元TUB1和TUB2,TUB1和TUB2之间机械连接,TUB1和TUB2之间增设断路开关KA和KB,TUB1和TUB2便分为相互独立、彼此对称的基本单元,当需要双相受电弓T2下降时,先断开双相切断开关K2α和K2β,接通双相切断开关K1α和K1β,双相切断开关K1α的α相便承担基本单元TUB1的供电,双相切断开关K1β的β相便承担基本单元TUB2的供电;当需要双相受电弓T1降下时,先断开双相切断开关K1α和K1β,接通双相切断开关K2α和K2β,双相开关K2α的α相便承担基本单元TUB1的供电,双相切断开关K2β的β相便承担基本单元TUB2的供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97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