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胶粒的混料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39469.0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78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安龙;雷彩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恩源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74 | 分类号: | B29B7/74;B29B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徐鹏飞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胶 混料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制备工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胶粒的混料机。
背景技术
改性塑料材料在现代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如汽车用塑料、家电用塑料以及工程塑料、功能塑料等。改性塑料的制备通常采用挤出造粒生产线,该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配料、混合、混炼、挤出、造粒、包装等工序。混合工序是将原材料、辅料等进行充分均匀的混合,是制备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现有技术的塑胶粒的混料机有两种,一种为无搅拌桨的混料机,另一种为带有搅拌桨的储料罐。在混合较多种类的塑胶原料时,例如粒子与粉末共混时,因粒子与粉末的密度不同会出现分层现象,其混合效果不理想,混合不均匀将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导致材料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塑胶粒的混料机,该混料机能较为均匀的混合塑胶粒。
一种塑胶粒的混料机,包括混料罐,所述混料罐的罐体底部连接有送风管,所述送风管的管口位于罐体之内的底部,送风管连接有送风装置,所述罐体顶部连接有进料罐,所述进料罐底部的下料管设置于罐体之内的顶部,所述罐体的顶部还连接有用于将送风管送来的风排出的出风管。
其中,所述送风管的内径要大于下料管的内径。
其中,所述送风管的管口朝向位于下料管的管口朝向的正对位置。
其中,所述送风管的管口的中心线与下料管的管口的中心线重合,两个中心线为竖直方向。
其中,所述罐体底部还连接有放料口。
其中,所述出风管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下料管的两侧,靠近罐体顶部的边缘。
其中,所述下料管设有下料阀门,所述放料口设置有放料阀。
其中,所述送风装置为鼓风机。
其中,所述进料罐的顶部连接有颗粒筛选机。
本发明的混料机于混料罐的罐体底部连接送风装置,下料管位于罐体的顶部。送风装置的送风管送出的风由底部向顶部流动,从下料管排出的塑胶粒在下落的过程中受风的吹力作用分散开而达到了混合,这样使得塑胶粒的混合更为均匀。另外,于进料罐的顶部连接的颗粒筛选机通过对进料的塑胶粒进行筛分,使得混合前颗粒更为细小,提高了最终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混料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料罐;11—下料管;111—下料阀;2—混料罐;20—罐体;21—送风管;22—放料口;221—放料阀;23—出风管;3—送风装置;4—颗粒筛选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混料机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塑胶粒的混料机主要由混料罐2、送风管21、出风管23、送风装置3、进料罐1和颗粒筛选机4构成。
送风管21位于混料罐2的罐体20底部,且其管口位于罐体20之内的底部。进料罐1连接于罐体20的顶部,且其底部的下料管11位于罐体20之内的顶部。送风管21的内径要大于下料管11的内径,这样可使得由下料管11排出的塑胶粒能较大面积地接受送风管21送出的风的吹。送风管21的管口朝向位于下料管11的管口朝向的正对位置,且送风管21的管口的中心线与下料管11的管口的中心线重合,两个中心线为竖直方向。如此好处是,下料管11的塑胶粒在重力作用下落时能更好地被风吹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恩源塑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恩源塑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94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