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及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239216.3 | 申请日: | 2014-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1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06 |
发明(设计)人: | 郝树兰;宋志永;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郝树兰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K9/20;A61P1/16;A61P29/00;A61P1/08;A61K35/34;A61K35/5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麻醉药 不良反应 药物 制备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麻醉是施行手术时或进行诊断性检查操作时为消除疼痛、保障病人安全、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而采取的各种方法,主要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复合麻醉。麻醉原意指感觉或知觉的丧失,其后则指可使病人在接受手术或者有创操作时不感到疼痛和不适的状态。一般认为,麻醉是由药物或其他方法产生的一种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可逆性功能抑制,这种抑制的特点主要是感觉特别是痛觉的丧失。然而,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麻醉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头晕、嗜睡、恶心、呕吐、便秘、皮肤瘙痒和排尿困难等,其中消化道不良反应最常见,而便秘是终身不耐受的不良反应。如何预防和处理消化道不良反应,尤其是便秘,是麻醉手术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是成功手术的关键步骤之一。
目前,临床上对于麻醉中产生的不良反应治疗多以西药为主,但采用西药治疗若效果不佳甚至会加重这种不良反应。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不添加任何防腐剂及其他激素的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无任何毒副作用的药物,使用方便,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及制备方法;本发明药物所选药材配伍相宜,符合中医药学和现代医药学理论,并具有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降逆和胃之功效,对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无任何毒副作用,奇效实用,能够有效地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为手术成功提供了安全保障,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如下:
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制成所述药物有效成分的原料组成及重量份数为:
一种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巴掌草、槟榔、天茄子和地丁洗净,切碎,放入容器内,绞汁,滤杂质,留汁液备用;
(2)将大绿藤、八月札、穿破石和豆叶七洗净,浸入5倍量的80%的乙醇溶液浸泡1~2小时,加热提取3小时,回收乙醇,滤过,得滤液,浓缩为65℃下相对密度为1.12~1.16的稠膏,备用;
(3)将侧耳、大蒜、干苔、白马骨、地柏枝、甘草和猬肉洗净,放入容器内,加入8~10倍量的蒸馏水,浸泡5~6小时后,煮沸3~4小时,提取;再次加入6~8倍量蒸馏水,煮沸2~3小时,提取;最后,加入4~6倍量蒸馏水,加热煮沸1~2小时,提取;合并三次提取液,过滤,得滤液,浓缩成60℃下相对密度为1.10~1.13的稠膏,备用;
(4)将海参烘干,进行粉碎处理,研末,过180目细粉,备用;
(5)将上述步骤(1)~(4)所制得的汁液、稠膏以及细粉混合,制成片剂,即得本发明所述的治疗麻醉药不良反应的药物。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巴掌草:味苦、酸,性平。止咳平喘,祛风止痛。用于肺结核,支气管炎,哮喘,风湿骨痛,类风湿关节炎,慢性胃痛,肠胃炎。
槟榔:味苦、辛,性温;归胃、大肠经。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用于绦虫、蛔虫、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槟榔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煎剂和水浸剂对流感病毒甲型某些株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大绿藤:味辛,性温;归肝、脾经。舒筋活络,消肿散瘀,接骨。主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四肢痹痛。
侧耳:味辛、甘,性温;归肝、肾经。追风散寒,舒筋活络,补肾壮阳。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阳痿遗精,腰膝无力。《新华本草纲要》载:“有舒筋活络、追风散寒等功效,多用于滋补品。”
大蒜:味辛、甘,性温;入脾、胃、肺经。解毒杀虫,消肿止痛,止泻止痢,治肺,驱虫,温脾暖胃。治痈疽肿毒,白秃癣疮,痢疾,泄泻,肺痨顿咳,蛔虫蛲虫,饮食积滞,脘腹冷痛,水肿胀满。《随息居饮食谱》载:“生者辛热,熟者甘温,除寒湿,辟阴邪,下气暖中,消谷化肉,破恶血,攻冷积。治暴泻腹痛,通关格便秘,辟秽解毒,消痞杀虫。外灸痈疽,行水止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郝树兰,未经郝树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92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