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沉浸式换热器在审
申请号: | 201410236637.0 | 申请日: | 2014-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1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江胜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胜坤 |
主分类号: | F28D7/02 | 分类号: | F28D7/02;F28F9/2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胡定华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浸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沉浸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但是通常存在两种流体的热量不能均衡传递的情况,热量高的流体的能量被散失掉了。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充分的沉浸式换热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沉浸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开有流体A进口和流体A出口,所述壳体底部开有流体B进口,所述壳体侧面上部开有流体B出口,所述壳体内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一端与流体A进口连通,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与流体A出口连通,所述壳体侧壁设有均流结构,所述壳体内下部靠近流体B进口端设有石墨均流板。
所述均流结构与壳体侧壁之间留有间隙。
所述均流结构包括挡板和设于挡板上的多个叶片,所述叶片倾斜布置于竖直的挡板上。
所述叶片与挡板壁之间的倾斜角α为30-45°。
所述壳体内部顶壁设有吸湿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中的均流结构不仅能起到均流作用,壳体内腔带有的杂质可以进入叶片与挡板壁之间的夹角内,方便以后取出均流结构进行集中清理,减少杂质在壳体其他部位的聚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均流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其中:1、壳体,2、流体A进口,3、流体A出口,4、流体B进口,5、流体B出口,6、换热管,7、均流结构,71、挡板,72、叶片,8、石墨均流板,9、间隙,10、吸湿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沉浸式换热器,包括壳体1,壳体1顶部开有流体A进口2和流体A出口3,壳体1底部开有流体B进口4,壳体1侧面上部开有流体B出口5,壳体1内设有换热管6,换热管6的一端与流体A进口2连通,换热管6的另一端与流体A出口3连通,壳体1侧壁设有均流结构7,壳体1内下部靠近流体B进口4端设有石墨均流板8,让流体B从流体B进口4端进去,且通过石墨均流板8均匀的分散在壳体1内腔。
从图1中看出,均流结构7与壳体1侧壁之间留有间隙9,这个间隙9在两种流体传热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具体如下述:
图2所示,均流结构7包括挡板71和设于挡板71上的多个叶片72,叶片72倾斜布置于竖直的挡板71上,流体B在壳体1内腔中分散开来,经过均流结构7使得流体B被叶片72均匀的切开,再从间隙9中穿过,回到流体B出口5,流体B出口5位于壳体1侧面上部,叶片72与挡板71壁之间的倾斜角α为30-45°,这个角度的切口方向最佳。
为了减少壳体1内流体交换产生的湿气,壳体1内部顶壁设有吸湿器10。
在本发明中,温度高的流体A从进口进去,通过换热管6将热量留在了壳体1内,壳体1内腔均布流体B,流体B得到了热交换,最后从出口出去,使得换热更充分。
本发明中的均流结构7不仅能起到均流作用,壳体1内腔带有的杂质可以进入叶片72与挡板71壁之间的夹角内,方便以后取出均流结构7进行集中清理,减少杂质在壳体1其他部位的聚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胜坤,未经江胜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2366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